盡管上周二山西焦化企業聯盟在青島召開的會議中提議會員單位提高焦炭價格30~50元/噸,但其利多效應并未給國內焦炭期貨帶來任何提振作用。
可以看到,消息公布以后,多頭似乎并來買山西焦化聯盟的賬,空頭勢力依然處于主導地位,焦炭期價在本周再度承壓回落。截至昨日收盤時,主力1409合約徘徊于上市以來新低附近,多頭死守這一關口已然是朝不保夕。
山西焦化聯盟提價,焦化企業底氣不足。據筆者了解,被焦炭行業內稱之為“歐佩克”組織的山西焦化企業聯盟于上周二在青島召開了一次提價會議,其主要內容是號召會員單位各焦化企業提高焦炭價格50元/噸,并根據工廠情況設定最低價。多數焦化企業負責人坦言,在整個焦化行業虧損面高達40%的情況下,只有少數企業能依靠副產品勉強維持運營,而通過限產保價舉措來提振焦價的邊際效應正在趨弱。所以,行業內部的保價行為再度出現似乎并不被太多的人士所看好,因為焦化廠依托目前下游鋼企利潤改善的理由而采取提價措施缺乏立足點,其穩定性和持續性均受到考驗。
鋼企業績回暖源于賬面假象。隨著國內上市鋼企年報披露接近尾聲,筆者發現在28家上市鋼企中有19家企業實現了凈利潤增長,虧損企業只有3家。其中被譽為虧損王的鞍鋼股份在2013年凈利潤達到7.7億元,同比增長119.13%,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表面上看,焦炭下游需求行業鋼鐵企業正在復蘇,企業效益改善,利潤增長有助于鋼廠加大對焦炭的采購力度。
山西焦化企業聯盟號召會員單位提高焦炭價格似乎合情合理,且恰到好處。但若仔細分析卻不難看出,此時此刻焦化企業提價并不會得到下游鋼企的認可。因為2013年國內大量鋼企扭虧為盈的根本原因在于通過“財技”調出利潤,而非主營業務改善而增加盈利。
據統計,去年全國59家大中型鋼企中,有39家不同程度地延長了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來實現當年企業的盈利。這種被稱之為賬面盈利的假象被許多外行人解讀為鋼市正在回暖,焦企提價恰逢其時。以鞍鋼股份為例,其2013年扭虧為盈的主因在于其調整了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自2013年起,公司將房屋、建筑物折舊年限從30年延長至40年,機械設備、傳導設備從15年延長到19年,將動力設備從10年延長到12年,由此直接減少公司2013年固定資產折舊額人民幣12億元,分別增加股東權益及凈利潤人民幣9億元。上市鋼企調節利潤除了采用資產折舊年限和甩賣資產等手段外,依靠地方政府資金補助也是另一種利潤增長的方式。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3年28家上市鋼企共獲得19.9億元的政府補助,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幫助鋼企在去年的業績中制造了“脫貧脫困”的假象。
依靠財技雖不失為一種瞞天過海的手段,讓短期內企業業績得到改善,向市場和投資者釋放鋼市回暖的“迷霧彈”,但這種手段終歸有黔驢技窮的一天。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進入還債高峰期,未來經濟下行壓力將越發明顯。妄圖借助“畫餅充饑”和“泥菩薩”的方式來擺脫行業困境,到頭來只能自欺欺人,焦化企業提價也終將成為一紙空文。 (作者系寶城期貨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