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交易第100天后,國內鐵礦石期貨完成了首次交割,交割規模在1萬噸。而在100個交易日內,日均成交6.91萬手,折合6.91億噸鐵礦石現貨貿易量,一舉成為全球流動性最好的鐵礦石衍生品市場。目前,大商所正在加快研究鐵礦石期貨的國際化方案,積極引進境外投資者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
根據大商所的統計顯示,剛剛完成交割的鐵礦石3月份合約,在2013年10月18日到2014年3月14日的100個交易日內,共成交690.7萬手,成交金額5819.78億元,折合6.91億噸鐵礦石現貨貿易量,相當于同期新加坡掉期市場的7倍,新加坡期貨市場的36倍。
此次3月份鐵礦石期貨合約共注冊標準倉單100手,參與交割的客戶分別為一家鐵礦石貿易企業和一家鋼鐵冶煉企業,交割貨物位于連云港(3.40,-0.06,-1.73%),交割鐵礦石來源為澳大利亞,交割品質為鐵品位61.9%,符合鐵礦石期貨交割質量要求。
1萬噸的交割量,相對于港口積壓超過1億噸的龐大現貨規模而言,交割規模并不大,這與3月合約臨近春節、各品種交割量一般不大、及I1403合約并非主力合約有關。但是,1萬噸的交割量已經體現了鐵礦石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合理回歸,期現基差合理、缺少套利空間,反映了鐵礦石期貨合約制度設計的合理性。
目前,鐵礦石法人客戶的成交占比和持倉占比基本穩定在成熟品種水平,法人客戶成交占比平均13.4%,持倉占比平均31.31%,基本與大商所整體市場法人客戶參與水平接近。目前,不少國內大型鐵礦貿易商和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已經參與交易,多家國際大型鐵礦貿易商參與進來,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在產業客戶成交中占比已超過16%。
運行100個交易日以來,鐵礦石市場一種新的市場定價方式正在逐步形成。據市場機構統計,從相關性看,2013年鐵礦石期貨上市初期主力合約與青島港PB粉現貨價格、普氏指數價格和新加坡掉期價格的相關性分別僅為0.77、0.66和0.28;而2014年鐵礦石期貨與三者的相關性分別已提高至0.94、0.94和0.98。從基差情況看,我國鐵礦石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已經具備穩定的基差關系且隨時間推移呈收斂狀態。
香港嘉鑫控股集團高級分析師穆文鑫表示,從上述情況可知,我國鐵礦石期貨價格有別于國際鐵礦石價格指數走勢,但同時又不脫離現貨市場供需,并通過實物交割方式將港口庫存的影響納入市場定價體系,避免了以少部分鐵礦石成交價決定整個市場價的弊端。另外,市場也普遍反映,鐵礦石期貨的推出,為市場提供了另外一個選擇,同等品質的礦石,哪個市場價格合適,就從哪個市場購買。鐵礦石期貨對優化市場定價產生了積極作用。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