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的今天,嘉興再次令人刮目相看,是因為從引進大院名校發端,“政產學研金介用”聯動,創造出七位一體的創新模式。這種模式被譽為“北斗七星論”。
嘉興市副市長柴永強是10年創新的親歷者。他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北斗七星”現已成為全市科技創新體系的強力支撐,是嘉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保障。
跨入新世紀之初,堪稱嘉興經濟命脈的民營企業遭遇了“成長的煩惱”,苦于缺乏科教資源。決策者們審時度勢,致力主動轉型,在遵循市場規律前提下,“政府把市場缺位點補上”,著力集聚創新資源,營造創新環境,積蓄和釋放創新能量。正像嘉興市委書記魯俊所說:“突出以創新驅動新一輪發展,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嘉興要成為區域創新資源集聚地。”
十年磨一劍。如今,一批又一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研發機構接踵而至,構成了創新創業的核心要素,為嘉興的再次躍升插上了新的一翼。
找準短板變革管理:在政府改革創新上率先突破
“我們正和大學舉辦創意作品大賽,以‘牡丹’為主題,一來釋放大學生的藝術激情,二來促進校企交流合作。”
說這話的是雅瑩服裝公司市場營銷企劃部經理鄭杰,他在談到行業發展時表示:“服裝向高端走,就要和文化創意結合。我們原來是一家外貿加工廠,有點品牌意識時模仿‘金利來’注冊了‘永利來’商標,而‘雅瑩’則標志著我們的新生。我們和高校合作,把設計重點放在牡丹上面,讓服裝里的中國元素更具時代感。”
一朵牡丹花,綻放出服裝企業的春天,也暗含著嘉興的變革精神。
嘉興,地處長三角中心,古有“絲綢之府”的美譽。“衣服天下”的服裝產業,曾支撐起了嘉興經濟半邊天。
近年來,隨著人力上漲、材料上升、利潤下降,以服裝為代表的傳統產業,遭遇了空前挑戰。小、低、散、輕的產業結構,愈發成為科學發展的瓶頸。
“首當其沖的是要素緊缺,可供開發的建設用地越來越少,產業層次也需要提升。”對于解決民營經濟“成長的煩惱”,魯俊坦言,“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由于特殊時期的定位,改革開放前,國家未在浙江進行重大產業和科教資源布局。改革開放后,嘉興民營經濟越發活躍,政府順勢而為,采用了一種看似“無為而治”的管理模式。
“民營經濟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質量的提升,但要補上科教資源缺乏的短板,單靠市場的力量難以實現。”嘉興科技城管委會主任孫旭陽說,“這也是市政府發力引進大院名校的動因。”
2003年3月,嘉興科技城承載了嘉興的光榮與夢想——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落戶科技城。從那一天起,以清華大學與中科院為龍頭的“雙核六園”很快形成。10年投入資金36億元,建成研發、孵化基地26萬平方米……孫旭陽說:“2006年到2012年,技工貿總收入年均增長25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43%。創新驅動,過去我們是講故事,現在我們可以講數據了。”
依托嘉興科技城、科技孵化城、嘉興高新區等載體,中科院嘉興中心、烏克蘭國家科學院、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等一大批大院名校和大企業落戶。目前,嘉興與國內外50余家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170余個,與國內外大企業建立研發機構30多個。
引進大院名校,集聚了資源,轉化了成果,變革了精神,嘉興迎來創新的春天。隨之,嘉興成為全國創新型城市。嘉興五縣(市)兩區連續6次科技進步考核“滿堂紅”。實現中科院機構嘉興縣區全覆蓋,高校全覆蓋。
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夯實轉化平臺,全市建立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化基地14家;著力實施“精英引領計劃”,市科技局連年組織“百場科技對接”,加快產業技術聯盟建設,加大成果轉化重大專項支持力度。
“注重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管理服務創新有機結合,政府要積極為企業科技創新搭建好公共服務平臺,也要在自身改革創新上率先突破。”嘉興市代市長肖培生說。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