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國務院出臺了《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指導意見》,稱將有效地推進和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
近日,國內第一家鋼結構上市公司杭蕭鋼構與唐山中厚板簽約了年度戰略合作協議,這被視為化解鋼鐵產能的一個舉措。
對此,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和集團副總裁方鴻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將通過增加鋼結構產品產量以及增加采購的措施,來化解鋼鐵上游企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未來還將加大鋼結構住房尤其是保障房的推廣力度以及在葡語系國家承包海外項目。
“國內現在是將鋼結構住宅用在了保障房,鋼結構住宅其實是很好的。”單銀木說。
據記者了解,單銀木所說的“好”,指的是與混凝土結構建筑相比,鋼結構建筑一般要少1/3到1/4的重量,也減少了1/3的交通運輸量,并且沒有建筑揚塵和工地噪音。此外,鋼結構住房可以將鋼鐵資源封存,如果今后房屋拆遷的話,里面的鋼鐵資源可以實現再利用。
但方鴻強并不認為鋼鐵產能值得擔憂,其反而認為,鋼鐵很有可能成為未來100年制約工業發展的瓶頸。他表示,在中國優質鐵礦石資源缺乏、依賴進口的情況下,作為工業食糧的鋼鐵,有必要保證儲備100年的產量。
與此同時,方鴻強認為,國家在保障房建設方面的政策力度會越來越大,采用大規模工業化、標準化的建造方式來滿足個性化需求,效果可能最好。鋼結構建筑本身節省資源,其一體化裝修能滿足保障房的居住需求。“中國鋼結構建筑占全部建筑的比例不到5%,與發達國家50%以上的比例相比,未來市場空間很大。”
2007年初,杭蕭鋼構與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中基公司)簽約,承包344億元的安哥拉政府公房項目,這是杭蕭鋼構首次嘗試海外承包工程項目。
雖然該項目在當時引起巨大爭議,先期投資之后沒能繼續進行,但卻成為杭蕭鋼構“走出去”的轉折點。據悉,公司目前已在德國、冰島、印度、巴西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包項目。
今年10月底,杭蕭鋼構發布了第三季度報告。根據報告,公司實現營收23.7億元,同比增長16.3%;扣非凈利潤為828.219萬元,同比減少48.91%。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