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中國經濟前三季度取得“好于預期”的非凡表現后,人們關注的焦點已經不再是今年8%的增長目標能否實現,而是怎樣才能把這一逐月向好的勢頭發展下去?
一個基本答案、一個明確判斷、一個主攻方向——透過這三個關鍵詞,可以比較清晰地把握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態勢,并理清下一步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
一個基本答案:一攬子計劃及相關政策措施是完全對路的
深圳缺工12萬,東莞缺工10萬,蘇州工業園區20多家電子企業招工缺口1萬人……
隨著我國經濟的企穩回暖,年初還頻頻出現企業關門歇業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如今卻在訂單的壓力下相繼出現企業招工難。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長三角、珠三角出現的變化,正是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走勢的縮影。國家統計局新近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的同比增速,已經從一季度的6.1%、二季度的7.9%,上升到三季度的8.9%。
在一季度遭遇近年來少有的增速谷底后,在一些主要發達國家仍在為經濟的正增長而努力時,中國經濟已經迅速走上回升之路。如此巨大的轉變是如何實現的?
“去年四季度中央果斷出臺實施應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在此作用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如是說。
前三季度,在出口同比降幅超過20%、拖累中國經濟的不利情況下,33.4%的投資高位增長和15.1%的消費穩健增長,共同拉起了中國經濟昂揚上升的龍頭。測算顯示,前三季度,投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7.3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拉動4個百分點。
“只要我們分析一下今年迄今為止的經濟增長數據就會發現,北京4萬億元人民幣的振興 計劃有效刺激了投資,讓一度被視為不可思議的8%的增長目標(變得)唾手可得。”路透社的報道說。
從統計數據來看,投資的確對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扭轉下滑趨勢、逐步企穩回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重點領域,增幅非常明顯。前三季度,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2.6%,其中鐵路投資增幅達到87.5%。民生領域投資也相當搶眼,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投資增長72.9%。
“在危急情況下,政府直接出手托起經濟增長,對經濟的穩定和恢復至關重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當前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民生等領域,方向是正確的,效果是明顯的。
一攬子計劃并不是單純依靠政府擴大投資,多策并舉刺激和擴大消費,也是政策著力的重點。家電下鄉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前三季度農村消費增長率高于城市1.2個百分點,巨大的農村市場正加速啟動。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征收等政策,更是極大地刺激了汽車消費市場。前三季度國產汽車銷售量已經逼近千萬,超過去年全年,出現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勢頭。
“一攬子計劃有效拉動中國經濟的回升,這種回升,不是靠著某個或幾個行業和地區的回升,而是一種全面的回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工業39個大類中,一季度有33個行業在增長,而前三季度所有行業都恢復了增長;在31個省份中,一季度有25個工業在增長,前三季度有29個在增長。即便是深度負增長的出口,降幅也在逐步收窄。
“一攬子計劃的成功實施,有效穩定并不斷提升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為全年目標任務的實現,乃至來年經濟的發展,都奠定了決定性的基礎。”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
正是基于一攬子計劃取得的明顯成效,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今后幾個月,將全面落實和不斷充實完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更好地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對逐月向好的中國經濟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利好信號。
一個明確判斷: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日前在沈陽機床集團調研時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一方面,這家企業的機床產量正在逐月回升;另一方面,機床的產品結構較以往有著明顯的變化。
“他們的數控機床賣得好,但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的普通機床賣得遠不如以往好。可見在整個經濟的回升中,中小企業回暖的程度還不夠,我國經濟仍處在回暖關鍵期。”姚景源分析。
這一分析和中央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不謀而合。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必須全面、正確判斷形勢,既要充分肯定成績,看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變化和有利條件,進一步增強信心;也要充分估計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把各方面困難考慮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各種挑戰的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
“當前中國經濟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但我們必須看到,這種增速主要是由投資帶來的。細分來看,大部分是由國有和國有控股帶來的,民間投資、海外投資還有明顯差距,還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市場反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說。
從事中小企業信貸工作的寧波銀行零售公司部總經理施道明了解到的情況是,一些中小企業固然不容易拿到銀行貸款,但由于缺少海外訂單,很多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其實也沒以往那么多。這說明目前民間投資意愿還不足,經濟增長缺少內生動力。
能否通過政府投資有效“撬動”民間投資,使民間資本從政府手中接過保增長的“接力棒”,關系到經濟回升的可持續性,也是衡量經濟是否真正復蘇的關鍵所在,已成為當前和下一步的關鍵之舉。
海外訂單的減少,是金融危機傳導至國內經濟的最直接體現。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國出口降幅雖然縮窄,但由于全球貿易格局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外需萎縮的局面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這成為金融危機之后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全球經濟復蘇整個情況是比較好的,但是它卻與我們過去十年看到經濟繁榮情況有很大的不同。過去的繁榮,離不開美國大量消費的蓬勃,那時美國家庭儲蓄率很低,許多人根本不存錢,但最近儲蓄已經在逐步上升,這對于未來全球貿易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美國財政界人士作出了這樣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還有,目前一部分信貸資金未能進入到應該進入的領域,引起新一輪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還有可能進入到實體經濟以外的地方,帶來資產價格泡沫,引發通脹預期,這都加大了流動性管理壓力和宏觀經濟運行的復雜性。
從國內經濟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從外部環境看,雖然一些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蘇,但全球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
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一旦掉以輕心,來之不易的成果就容易付諸東流。只有始終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密切跟蹤形勢的變化,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增強政策的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因勢利導、持之以恒,才能一步步將中國經濟送入新一輪增長期。
一個主攻方向:大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目前的各種經濟現象和政策信號都表明,在經濟企穩向好的關鍵時期,作為提高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大力實施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正在成為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主攻方向。
結構不合理是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難題,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外需急劇萎縮使這一難題進一步凸顯,使我們解決經濟結構不合理問題的任務更加緊迫。“隨著形勢好轉,中國經濟長期存在的過于依賴投資、過于依賴消耗資源等弊端再次暴露。” 蔡志洲指出。
——在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中,出口大幅下降,成為拖累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因;投資增長速度持續明顯超過消費增速,表明投資與消費的比例也不協調。
——從三次產業結構看,我國經濟增長長期過多依賴工業,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受到沖擊最大、降幅最深的是工業,已成為經濟增長速度回落的直接原因。
——從工業內部結構看,在外需收縮的沖擊下,鋼鐵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在建產能逆勢擴張勢頭強勁,近期一些新興行業盲目擴張的趨勢已然顯現。
“經濟發展長久依靠的是市場內生動力。只有對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做深度調整,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才能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說。
當前,許多國家都在為后危機時代的經濟發展做精心準備,探索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如果仍停留在原有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上,仍靠低水平擴張維持一時的高增長,就會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落伍,在未來的國際經濟競爭中陷于被動。”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朱國仁說。
事實上,黨和政府已充分意識到,并開始著手,以壯士斷腕的氣魄大力實施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胡錦濤總書記近日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必須痛下決心、狠下工夫,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為當前保增長提供強有力推動,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溫家寶總理近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要更加重視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為明年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下一步,將著力于結構調整。一是控制增量和優化存量相結合;二是分類指導和有保有壓相結合;三是培育新興產業和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四是市場引導和宏觀調控相結合。”發展改革委有關方面負責人近日表示。
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正在抓緊制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并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出臺。
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風電設備等六大產能過剩行業,有關部門將原則上不再批準擴大產能的項目。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還聯合決定,對未經批準擅自占地開工建設的,要依法從重處理;對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相關產業政策要求,未按規定程序審批或核準的項目,一律不得發放貸款。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是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終勝利的根本途徑,也是應對后危機時代激烈國際競爭的關鍵舉措。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才能使中國經濟發展更上層次、更有后勁、更可持續。
一個基本答案、一個明確判斷、一個主攻方向——透過這三個關鍵詞,可以比較清晰地把握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態勢,并理清下一步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
一個基本答案:一攬子計劃及相關政策措施是完全對路的
深圳缺工12萬,東莞缺工10萬,蘇州工業園區20多家電子企業招工缺口1萬人……
隨著我國經濟的企穩回暖,年初還頻頻出現企業關門歇業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如今卻在訂單的壓力下相繼出現企業招工難。
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長三角、珠三角出現的變化,正是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走勢的縮影。國家統計局新近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的同比增速,已經從一季度的6.1%、二季度的7.9%,上升到三季度的8.9%。
在一季度遭遇近年來少有的增速谷底后,在一些主要發達國家仍在為經濟的正增長而努力時,中國經濟已經迅速走上回升之路。如此巨大的轉變是如何實現的?
“去年四季度中央果斷出臺實施應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在此作用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逐步增強。”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如是說。
前三季度,在出口同比降幅超過20%、拖累中國經濟的不利情況下,33.4%的投資高位增長和15.1%的消費穩健增長,共同拉起了中國經濟昂揚上升的龍頭。測算顯示,前三季度,投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7.3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拉動4個百分點。
“只要我們分析一下今年迄今為止的經濟增長數據就會發現,北京4萬億元人民幣的振興 計劃有效刺激了投資,讓一度被視為不可思議的8%的增長目標(變得)唾手可得。”路透社的報道說。
從統計數據來看,投資的確對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扭轉下滑趨勢、逐步企穩回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重點領域,增幅非常明顯。前三季度,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2.6%,其中鐵路投資增幅達到87.5%。民生領域投資也相當搶眼,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投資增長72.9%。
“在危急情況下,政府直接出手托起經濟增長,對經濟的穩定和恢復至關重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當前政府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民生等領域,方向是正確的,效果是明顯的。
一攬子計劃并不是單純依靠政府擴大投資,多策并舉刺激和擴大消費,也是政策著力的重點。家電下鄉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前三季度農村消費增長率高于城市1.2個百分點,巨大的農村市場正加速啟動。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征收等政策,更是極大地刺激了汽車消費市場。前三季度國產汽車銷售量已經逼近千萬,超過去年全年,出現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勢頭。
“一攬子計劃有效拉動中國經濟的回升,這種回升,不是靠著某個或幾個行業和地區的回升,而是一種全面的回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工業39個大類中,一季度有33個行業在增長,而前三季度所有行業都恢復了增長;在31個省份中,一季度有25個工業在增長,前三季度有29個在增長。即便是深度負增長的出口,降幅也在逐步收窄。
“一攬子計劃的成功實施,有效穩定并不斷提升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為全年目標任務的實現,乃至來年經濟的發展,都奠定了決定性的基礎。”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
正是基于一攬子計劃取得的明顯成效,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今后幾個月,將全面落實和不斷充實完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更好地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對逐月向好的中國經濟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利好信號。
一個明確判斷: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日前在沈陽機床集團調研時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一方面,這家企業的機床產量正在逐月回升;另一方面,機床的產品結構較以往有著明顯的變化。
“他們的數控機床賣得好,但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的普通機床賣得遠不如以往好。可見在整個經濟的回升中,中小企業回暖的程度還不夠,我國經濟仍處在回暖關鍵期。”姚景源分析。
這一分析和中央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不謀而合。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必須全面、正確判斷形勢,既要充分肯定成績,看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變化和有利條件,進一步增強信心;也要充分估計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憂患意識,把各方面困難考慮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各種挑戰的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
“當前中國經濟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但我們必須看到,這種增速主要是由投資帶來的。細分來看,大部分是由國有和國有控股帶來的,民間投資、海外投資還有明顯差距,還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市場反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說。
從事中小企業信貸工作的寧波銀行零售公司部總經理施道明了解到的情況是,一些中小企業固然不容易拿到銀行貸款,但由于缺少海外訂單,很多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其實也沒以往那么多。這說明目前民間投資意愿還不足,經濟增長缺少內生動力。
能否通過政府投資有效“撬動”民間投資,使民間資本從政府手中接過保增長的“接力棒”,關系到經濟回升的可持續性,也是衡量經濟是否真正復蘇的關鍵所在,已成為當前和下一步的關鍵之舉。
海外訂單的減少,是金融危機傳導至國內經濟的最直接體現。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國出口降幅雖然縮窄,但由于全球貿易格局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外需萎縮的局面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這成為金融危機之后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全球經濟復蘇整個情況是比較好的,但是它卻與我們過去十年看到經濟繁榮情況有很大的不同。過去的繁榮,離不開美國大量消費的蓬勃,那時美國家庭儲蓄率很低,許多人根本不存錢,但最近儲蓄已經在逐步上升,這對于未來全球貿易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美國財政界人士作出了這樣的分析。
值得注意的還有,目前一部分信貸資金未能進入到應該進入的領域,引起新一輪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還有可能進入到實體經濟以外的地方,帶來資產價格泡沫,引發通脹預期,這都加大了流動性管理壓力和宏觀經濟運行的復雜性。
從國內經濟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從外部環境看,雖然一些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蘇,但全球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
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一旦掉以輕心,來之不易的成果就容易付諸東流。只有始終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密切跟蹤形勢的變化,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增強政策的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因勢利導、持之以恒,才能一步步將中國經濟送入新一輪增長期。
一個主攻方向:大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目前的各種經濟現象和政策信號都表明,在經濟企穩向好的關鍵時期,作為提高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大力實施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正在成為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主攻方向。
結構不合理是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難題,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外需急劇萎縮使這一難題進一步凸顯,使我們解決經濟結構不合理問題的任務更加緊迫。“隨著形勢好轉,中國經濟長期存在的過于依賴投資、過于依賴消耗資源等弊端再次暴露。” 蔡志洲指出。
——在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中,出口大幅下降,成為拖累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因;投資增長速度持續明顯超過消費增速,表明投資與消費的比例也不協調。
——從三次產業結構看,我國經濟增長長期過多依賴工業,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受到沖擊最大、降幅最深的是工業,已成為經濟增長速度回落的直接原因。
——從工業內部結構看,在外需收縮的沖擊下,鋼鐵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在建產能逆勢擴張勢頭強勁,近期一些新興行業盲目擴張的趨勢已然顯現。
“經濟發展長久依靠的是市場內生動力。只有對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做深度調整,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才能為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說。
當前,許多國家都在為后危機時代的經濟發展做精心準備,探索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如果仍停留在原有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上,仍靠低水平擴張維持一時的高增長,就會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落伍,在未來的國際經濟競爭中陷于被動。”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朱國仁說。
事實上,黨和政府已充分意識到,并開始著手,以壯士斷腕的氣魄大力實施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胡錦濤總書記近日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必須痛下決心、狠下工夫,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為當前保增長提供強有力推動,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溫家寶總理近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要更加重視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為明年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下一步,將著力于結構調整。一是控制增量和優化存量相結合;二是分類指導和有保有壓相結合;三是培育新興產業和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四是市場引導和宏觀調控相結合。”發展改革委有關方面負責人近日表示。
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正在抓緊制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并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出臺。
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風電設備等六大產能過剩行業,有關部門將原則上不再批準擴大產能的項目。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還聯合決定,對未經批準擅自占地開工建設的,要依法從重處理;對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相關產業政策要求,未按規定程序審批或核準的項目,一律不得發放貸款。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是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終勝利的根本途徑,也是應對后危機時代激烈國際競爭的關鍵舉措。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才能使中國經濟發展更上層次、更有后勁、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