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機器人在近幾年的進博會上是各大跨國廠商新的競技場。手術機器人的應用不僅深刻改變著相關專科的術式,也在改變著醫療行為和服務模式,成為破解優質資源不充分不均衡難題、促進臨床醫療安全質量和患者獲得感提升的有效抓手。但現階段的應用仍然存在規模化不足、價格高等因素等制約。
機器人覆蓋脊柱、神外多個領域
今年,醫療器械巨頭美敦力的展臺上演了“機器人總動員”,一舉搬來了三臺手術機器人,覆蓋脊柱、神經外科以及機器人輔助等多個領域。
已經連續三屆“參加”進博會的美敦力脊柱智能導航機器人MAZOR X在今年迎來了本土化項目的啟動,而首次參展的美敦力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Stealth Autoguide目前正在國內注冊過程中,該產品上市后,將把美敦力的智能平臺系統SURGICAL SYNERGY延伸至神外領域,形成“雙智能平臺”,從而滿足骨科與神經外科領域的多維需求,打造智能手術的新標準。
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醫療手術機器人代表了未來手術精準化、智能化和標準化的方向。“醫療機器人的發展是中國數字化醫療的一個很好的例證。”顧宇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機器人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和平臺,背后是醫療的數字化、智能化和標準化。”
以Mazor X脊柱外科智能導航機器人為例,據介紹,與開放手術相比,Mazor X輔助術式可減少45%的手術置釘時間,并降低78%的術中輻射,同時還能幫助患者減少接近50%的術中出血,縮短超過43%的住院時間,帶來更少的術后疼痛和更好的術后康復。
骨科巨頭史賽克的明星關節機器人Mako今年也再次亮相進博,并帶來全新首發上市的單髁關節置換應用系統。史賽克中國區總裁何磊(Greg Holma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醫療行業大趨勢是方案精準與快速康復。手術機器人的出現,對提升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和效率帶來了突破性進展。“
技術的發展也在推動臨床應用的進步。去年進博會以來,Mako智慧機器人在臨床上的”溢出效應“立竿見影,全國手術量從2021年8月的3000臺翻番至2022年9月底突破6000臺。
在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領域,西門子醫療的途靈(Corindus)機器人今年也第二年亮相進博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已于去年3月使用該系統在中國博鰲超級醫院完成首例冠脈介入手術。但這款機器人仍然有待中國監管部門的批準。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侯巖在本屆進博會上介紹稱,近五年來,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平均復合增長率已超過30%。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正在引進并應用手術機器人,并將其作為提高醫院臨床價值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微型化、精準性、智能化仍有挑戰
與傳統外科手術的模式相比,手術機器人則為實現“外科手術微創化,微創手術精準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手術機器人能夠快速精準地規劃手術路徑,使得手術創傷減小、作業精準度提高,并提升術者的操控能力。
但業內人士認為,手術機器人市場應用現階段尚存在規模化不足、價格高、使用準備流程復雜、醫患對機器人輔助手術認知尚待提升等因素制約,手術機器人產品想要得到市場和用戶認可還需要時間;另一方面培訓所需的設備資源成本以及產品標準以及法規政策的制定也成為阻礙國內手術機器人發展的瓶頸。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楊廣中長期研發手術機器人在神經科學方面的治療和應用。他表示:“過去10年間,得益于工程技術的發展、影像技術的提升以及技術資本臨床的結合,手術機器人的開發和應用有了飛速的發展,并在神經外科、腹腔鏡、腔內、骨科等科室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隨著微型技術的發展,神經介入機器人也在飛速發展,涌現出了一批神經介入機器人研發公司。”
楊廣中指出,目前醫療機器人仍舊面臨著不少挑戰,例如微型化、精準性能、狹小空間靈巧結構設計、良好生物相容性材料發掘、多模態智能感知和人機協同智能系統的開發等,這些挑戰解決了之后,微型機器人將會具備更好的宜人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預測,全球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在2020年規模達13.9億美元,預計2026年有望達到46.9億美元的規模,成為繼腔鏡手術機器人之后下一個廣泛使用的領域。
另有統計數據估計,到2027年,外科手術機器人市場的價值將達到100億美元,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的銷售來自中國市場。
美敦力智能設備及神經外科事業部高級業務總監林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手術機器人而言,安全與療效是基礎,效率與微創化決定了手術機器人市場的體量,經濟效益決定了手術機器人是否能夠得以持續發展,只有在安全、療效、效率、微創化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做好了,手術機器人才具有大規模推廣應用的價值。”
創新支付手段尚待探索
業內人士認為,支付方式的創新對于手術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盡管在智慧醫院的建設過程中,手術機器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當前我國醫保政策對手術機器人的態度尚不明確。
去年9月,北京醫保局正式將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作為輔助操作獲得政府定價,并與一次性機器人專用器械共同納入醫保支付目錄。這也是骨科手術機器人首次作為一種新興的醫療技術被納入醫保。
骨科手術人機器人納入醫保,預計會對公司產品的推廣和骨科機器人手術量的提升產生積極作用。以國內骨科手術機器人頭部企業天智航為例,天智航目前與醫療機構的合作模式是,公司向醫療機構提供開展骨科機器人手術所需的骨科機器人及配套設備并提供技術支持,醫療機構按照開展骨科機器人手術數量向公司支付技術服務費。這一模式降低了醫療機構一次性購買骨科機器人的資金壓力,降低了公司設備的入院門檻。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的臨床應用仍然任重道遠。現階段如何制定合理的價格是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除此之外,醫患對機器人輔助手術認知尚待提升,而且手術機器人的產品標準以及法規政策也仍待完善。
一位醫療器械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手術機器人目前在使用過程中仍然不成熟,比如定位不準,機械臂受損等發生率較高;此外,對于使用手術機器人專業醫務人員培訓的缺失也是目前制約國內手術機器人發展的普遍問題。“簡單的手術體現不出使用機器人的價值,而復雜的手術目前的機器人又難以完成。”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過業內人士仍然相信,手術機器人未來一定能夠在復雜病癥上發揮出超越具有初級經驗醫生的作用,從而體現出機器人的價值。
與此同時,資本對于技術的推動作用也不可忽視。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年國內手術機器人融資超過30起,金額超過30億元。術銳、長木谷、元化智能、瑞龍諾賦、鍵嘉機器人等新興企業的崛起,背后不乏軟銀、紅杉中國、順為資本、美團龍珠等知名資方支持。微創機器人去年上市市值也一度超40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