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關心區域發展的朋友可能會發現,目前國內包括大灣區、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都已將元宇宙作為重點發展培育項目,其中上海、
關心區域發展的朋友可能會發現,目前國內包括大灣區、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都已將元宇宙作為重點發展培育項目,其中上海、合肥、廣州等地更是政策不斷、跑步進場。
區域項目不斷落地,地區企業、政務服務、銀行金融等行業,也在加快對元宇宙的探索。以銀行為例,這兩年集體走上元宇宙布局的快車道,且有不少成果落地。
元宇宙固然爭議頗多、博眼球的項目不少,比如前兩天引發關注的元宇宙婚禮。但從銀行的實際動作來看,看起來更務實。
最近銀行加碼元宇宙的新聞不斷,似有“爆發”趨勢,讓市場再次將目光放到元宇宙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本文就跟大家一起看看,銀行在元宇宙賽道的“基本盤”。
用戶認可才是真的好
這兩年,經過各大媒體的“教育”和“洗禮”,不管能不能搞明白元宇宙是什么,大家聊到這個話題都能侃上兩句,不僅限于沉浸式社交、游戲、資本這些關鍵詞。
也因為元宇宙在泛文娛領域“太火”,讓其名聲算不上太好。
基于元宇宙虛擬空間的社交,成為大家最為熟悉的元宇宙應用場景,Soul更是打出元宇宙社交第一股的名聲;大廠、地產、游戲公司、服裝潮牌,不管什么行業,都在爭相推出元宇宙平臺......
但由于沒有更加有建設性的實際落地應用,僅涉足軟性的社交娛樂,讓元宇宙看起來多少有些“不務正業”了,質疑自然不少。
但銀行似乎不這么看,資本也不這么看。
事實是,元宇宙應用絕不只限于社交文娛領域,三林曾在之前的「早科技」欄目介紹過一些元宇宙應用(點擊文末標題,閱讀歷史文章)。
下面咱就以銀行為例,看看軟性娛樂之外,未來元宇宙對普通消費者能有哪些潛在“便民”應用。
根據三林統計,目前銀行涉足的元宇宙應用,大致包括虛擬營業廳、數字員工、數字藏品等,其中虛擬營業廳和數字員工是今年銀行“扎堆”的熱點。
今年舉辦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工商銀行以其支行網點為原型進行了3D建模,打造出一個線上元宇宙營業廳。建設銀行也秀了一把肌肉,在展廳里全面展示了旗下的金融元宇宙世界。
7月份,工行發布了自家的“VR元宇宙虛擬營業廳”,加速元宇宙智慧網點建設,外界普遍認為,工行此舉有望降低網點的日常運營成本、加快數字金融建設。
數字員工也不是今年的新事物。去年年底,百信銀行、江南農商銀行等地方性銀行,都已推出自家的數字員工,工行等宇宙行就更不必說。
至于數字藏品業務,南京銀行、光大銀行等都有嘗試,不支持二級市場交易,僅限自己持有。
總體來看,銀行對于元宇宙的期待不少,布局動作也很是迅速。
問題是,這些應用的潛力有多少?銀行布局元宇宙,是一件投入和產出成正比的事情嗎?
銀行為何爭相布局元宇宙?
元宇宙固然是風口,但銀行這么關注,筆者以為,跟元宇宙的特點分不開,其應用潛力也是基于其特點:1.虛擬數字人;2.沉浸式體驗的場景;3.數字資產。
對于銀行來說,一方面數字化轉型是確定的浪潮,一方面虛擬金融服務的價值正在逐漸提升。
一個有應用潛力,一個有應用需求,兩者碰面,一拍即合。
我們先看數字化轉型。
在當前數字化轉型的迫切要求下,對于銀行來說,拓寬業務渠道、加速推進數字金融,是當前不確定世界中為數不多確定的事情。
數字金融的概念很大,從我們這些銀行服務的受益者來說,其實數字化不難理解,好處也很明顯。
以上面提到的數字員工為例,當這項服務健全且沒有技術漏洞后,我們不必去銀行營業廳現場辦理各種業務,而是可以直接在銀行的虛擬營業廳、通過虛擬的數字員工完成業務辦理。
相較于目前銀行已經推出的手機銀行及其線上業務,虛擬營業廳和數字員工優勢明顯——可以和線下一樣實現一對一服務,當客戶不知道怎么操作,員工可“面對面”進行引導。
老齡化社會悄然而至,對數字業務不熟悉的老年群體,還是很難習慣手機辦理業務。因此,去營業廳,由銀行工作人員引導和幫助他們辦理業務,是營業廳存在的重要場景之一。
不過,當虛擬營業廳的使用方式足夠便捷,有沒有可能幫助這部分老年群體,減少前往網點的冗余和繁瑣?筆者以為,元宇宙還有這個潛力。
既然游戲娛樂能夠在元宇宙實現交互式、沉浸式體驗,銀行的金融服務自然也能。
甚至在金融服務之外,虛擬員工還有望提供第三方服務,比如天氣查詢、路況查詢、股票實時交易行情等便民服務。
如果說企業服務是銀行的底氣,C端用戶服務就是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
疫情期間,銀行的線上金融服務增長迅速,誰的手機里還沒有幾個銀行APP了?誰能吃到C端用戶的大蛋糕,業務增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疫情讓銀行進一步看到線上服務的價值,也看清了未來虛擬金融服務的可能性——給企業、給用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提高客戶黏性和好評度。
由此來看,元宇宙之于銀行,是加速數字化和拿下C端用戶的潛力手段,銀行如何能不重視?
不僅這些,筆者以為,元宇宙之于銀行的實際效用,還包括降本增效這一項。
疫情之下,銀行也要降本增效
如何降本增效?
我們就拿虛擬營業廳來闡述。
上文我們說到虛擬營業廳和數字員工,對于居民用戶的應用價值,其實對于銀行來說,這一方式同樣有可能幫助銀行降成本、提效率。
銀行可在虛擬空間進行員工培訓和業務講解;可以利用其虛擬分行對年輕人進行金融教育和培訓員工,創建客戶和場景;可以開展更多柜臺和線下營業廳難以發展的金融服務。
對于銀行來說,能夠提供更多服務,是獲取用戶的重要方式。
我們往往會碰到一些業務,有的網點不能辦理而要去大支行,有些特定業務要去特定銀行才能辦理,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
這些需求,也許能夠借助元宇宙這一虛擬世界實現。
作為一個打通虛擬和現實的“模擬”世界,元宇宙有自己的經濟體系,區塊鏈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代幣,可以成為流通貨幣。
有了經濟系統,意味著能夠在這個虛擬世界進行買賣交易、金融服務、交互體驗等等。虛擬卻又無限逼真的交互體驗,是元宇宙的特點,也是銀行能夠提供虛擬金融服務的依據,也即——場景金融。
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為每一個人在線上提供金融服務。
銀行在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可以突破很多想象,比如幫助客戶培養良好的投資習慣,甚至在元宇宙中創建虛擬貨幣,讓孩子們養成儲蓄習慣、了解貸款等。
銀行能夠想到的、幫助留住客戶并建立忠誠度的方式也許并不少,但囿于現有的制度和場景,創新往往容易落于窠臼。與之相比,元宇宙的想象空間巨大,銀行怎會不心動。
當然,銀行金融系統是一個特別的系統,安全要求極高。
應用的同時,銀行也知道不成熟的元宇宙應用可能帶來風險,比如數據安全、財產安全漏洞。
好在,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元宇宙空間,基于區塊鏈的“超級”加密優勢,安全性可以有更多保障。
雖然大家形容元宇宙是個筐,啥都能往里裝,但新事物伴隨爭議也是常態。
隨著應用領域的擴大,隨著更多有前景的項目落地,比如銀行金融系統、比如元宇宙和政務服務的結合,這類便民項目有望慢慢平息元宇宙的爭議,使其發展逐漸轉為正向。
作為銀行C端萬千用戶的一員,筆者期待元宇宙在銀行金融服務中有更多更加安全的應用,方便老百姓生活。
區域項目不斷落地,地區企業、政務服務、銀行金融等行業,也在加快對元宇宙的探索。以銀行為例,這兩年集體走上元宇宙布局的快車道,且有不少成果落地。
元宇宙固然爭議頗多、博眼球的項目不少,比如前兩天引發關注的元宇宙婚禮。但從銀行的實際動作來看,看起來更務實。
最近銀行加碼元宇宙的新聞不斷,似有“爆發”趨勢,讓市場再次將目光放到元宇宙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本文就跟大家一起看看,銀行在元宇宙賽道的“基本盤”。
這兩年,經過各大媒體的“教育”和“洗禮”,不管能不能搞明白元宇宙是什么,大家聊到這個話題都能侃上兩句,不僅限于沉浸式社交、游戲、資本這些關鍵詞。
也因為元宇宙在泛文娛領域“太火”,讓其名聲算不上太好。
基于元宇宙虛擬空間的社交,成為大家最為熟悉的元宇宙應用場景,Soul更是打出元宇宙社交第一股的名聲;大廠、地產、游戲公司、服裝潮牌,不管什么行業,都在爭相推出元宇宙平臺......
但由于沒有更加有建設性的實際落地應用,僅涉足軟性的社交娛樂,讓元宇宙看起來多少有些“不務正業”了,質疑自然不少。
但銀行似乎不這么看,資本也不這么看。
事實是,元宇宙應用絕不只限于社交文娛領域,三林曾在之前的「早科技」欄目介紹過一些元宇宙應用(點擊文末標題,閱讀歷史文章)。
下面咱就以銀行為例,看看軟性娛樂之外,未來元宇宙對普通消費者能有哪些潛在“便民”應用。
根據三林統計,目前銀行涉足的元宇宙應用,大致包括虛擬營業廳、數字員工、數字藏品等,其中虛擬營業廳和數字員工是今年銀行“扎堆”的熱點。
今年舉辦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工商銀行以其支行網點為原型進行了3D建模,打造出一個線上元宇宙營業廳。建設銀行也秀了一把肌肉,在展廳里全面展示了旗下的金融元宇宙世界。
7月份,工行發布了自家的“VR元宇宙虛擬營業廳”,加速元宇宙智慧網點建設,外界普遍認為,工行此舉有望降低網點的日常運營成本、加快數字金融建設。
數字員工也不是今年的新事物。去年年底,百信銀行、江南農商銀行等地方性銀行,都已推出自家的數字員工,工行等宇宙行就更不必說。
至于數字藏品業務,南京銀行、光大銀行等都有嘗試,不支持二級市場交易,僅限自己持有。
總體來看,銀行對于元宇宙的期待不少,布局動作也很是迅速。
問題是,這些應用的潛力有多少?銀行布局元宇宙,是一件投入和產出成正比的事情嗎?
銀行為何爭相布局元宇宙?
元宇宙固然是風口,但銀行這么關注,筆者以為,跟元宇宙的特點分不開,其應用潛力也是基于其特點:1.虛擬數字人;2.沉浸式體驗的場景;3.數字資產。
對于銀行來說,一方面數字化轉型是確定的浪潮,一方面虛擬金融服務的價值正在逐漸提升。
一個有應用潛力,一個有應用需求,兩者碰面,一拍即合。
我們先看數字化轉型。
在當前數字化轉型的迫切要求下,對于銀行來說,拓寬業務渠道、加速推進數字金融,是當前不確定世界中為數不多確定的事情。
數字金融的概念很大,從我們這些銀行服務的受益者來說,其實數字化不難理解,好處也很明顯。
以上面提到的數字員工為例,當這項服務健全且沒有技術漏洞后,我們不必去銀行營業廳現場辦理各種業務,而是可以直接在銀行的虛擬營業廳、通過虛擬的數字員工完成業務辦理。
相較于目前銀行已經推出的手機銀行及其線上業務,虛擬營業廳和數字員工優勢明顯——可以和線下一樣實現一對一服務,當客戶不知道怎么操作,員工可“面對面”進行引導。
老齡化社會悄然而至,對數字業務不熟悉的老年群體,還是很難習慣手機辦理業務。因此,去營業廳,由銀行工作人員引導和幫助他們辦理業務,是營業廳存在的重要場景之一。
不過,當虛擬營業廳的使用方式足夠便捷,有沒有可能幫助這部分老年群體,減少前往網點的冗余和繁瑣?筆者以為,元宇宙還有這個潛力。
既然游戲娛樂能夠在元宇宙實現交互式、沉浸式體驗,銀行的金融服務自然也能。
甚至在金融服務之外,虛擬員工還有望提供第三方服務,比如天氣查詢、路況查詢、股票實時交易行情等便民服務。
如果說企業服務是銀行的底氣,C端用戶服務就是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
疫情期間,銀行的線上金融服務增長迅速,誰的手機里還沒有幾個銀行APP了?誰能吃到C端用戶的大蛋糕,業務增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疫情讓銀行進一步看到線上服務的價值,也看清了未來虛擬金融服務的可能性——給企業、給用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提高客戶黏性和好評度。
由此來看,元宇宙之于銀行,是加速數字化和拿下C端用戶的潛力手段,銀行如何能不重視?
不僅這些,筆者以為,元宇宙之于銀行的實際效用,還包括降本增效這一項。
疫情之下,銀行也要降本增效
如何降本增效?
我們就拿虛擬營業廳來闡述。
上文我們說到虛擬營業廳和數字員工,對于居民用戶的應用價值,其實對于銀行來說,這一方式同樣有可能幫助銀行降成本、提效率。
銀行可在虛擬空間進行員工培訓和業務講解;可以利用其虛擬分行對年輕人進行金融教育和培訓員工,創建客戶和場景;可以開展更多柜臺和線下營業廳難以發展的金融服務。
對于銀行來說,能夠提供更多服務,是獲取用戶的重要方式。
我們往往會碰到一些業務,有的網點不能辦理而要去大支行,有些特定業務要去特定銀行才能辦理,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
這些需求,也許能夠借助元宇宙這一虛擬世界實現。
作為一個打通虛擬和現實的“模擬”世界,元宇宙有自己的經濟體系,區塊鏈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代幣,可以成為流通貨幣。
有了經濟系統,意味著能夠在這個虛擬世界進行買賣交易、金融服務、交互體驗等等。虛擬卻又無限逼真的交互體驗,是元宇宙的特點,也是銀行能夠提供虛擬金融服務的依據,也即——場景金融。
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為每一個人在線上提供金融服務。
銀行在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可以突破很多想象,比如幫助客戶培養良好的投資習慣,甚至在元宇宙中創建虛擬貨幣,讓孩子們養成儲蓄習慣、了解貸款等。
銀行能夠想到的、幫助留住客戶并建立忠誠度的方式也許并不少,但囿于現有的制度和場景,創新往往容易落于窠臼。與之相比,元宇宙的想象空間巨大,銀行怎會不心動。
當然,銀行金融系統是一個特別的系統,安全要求極高。
應用的同時,銀行也知道不成熟的元宇宙應用可能帶來風險,比如數據安全、財產安全漏洞。
好在,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元宇宙空間,基于區塊鏈的“超級”加密優勢,安全性可以有更多保障。
隨著應用領域的擴大,隨著更多有前景的項目落地,比如銀行金融系統、比如元宇宙和政務服務的結合,這類便民項目有望慢慢平息元宇宙的爭議,使其發展逐漸轉為正向。
作為銀行C端萬千用戶的一員,筆者期待元宇宙在銀行金融服務中有更多更加安全的應用,方便老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