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縣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前沿。6月13日,由中國經濟報刊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媒體
縣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前沿。6月13日,由中國經濟報刊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媒體發展高峰論壇暨推進縣域執政能力現代化建設研討會”在山東省沂水縣舉辦。近幾年來,山東省沂水縣在加強縣域執政能力現代化建設,特別是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得到了百姓的歡迎,也深受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群眾能隨時找到干部
經濟發展了,干群關系卻疏遠了;干部能力提高了,服務群眾的自覺性卻下降了。6月14日,在沂水縣電視臺轉播大廳內,前面的大屏幕不停閃動,“開始……停。抽出的第一個干部24號,泉莊鎮黨委書記孫兆龍。”主持人宣布。
“根據網格化分工,我聯系磨石溝村32戶群眾。”孫兆龍現場回答:“這些農戶提出的共性問題有3個:一是家庭困難的未能享受到低保戶待遇,而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反而享受到;二是村衛生室常用藥物不齊全;三是外出育齡婦女需要返鄉檢查身體這很麻煩。”
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就在孫兆龍將話筒交回的同時,工作人員已經打開了他的聯系戶的資料庫,隨機抽出一戶的編碼,打開這個家庭的詳細資料,隨后,工作人員立刻撥通了電話……群眾反饋的情況和孫兆龍所說完全相符,而且問題已得到解決,群眾非常滿意。
“‘魚鱗圖’是對沂水萬名干部直接聯系群眾的形象描述,是一張民情圖、督察圖、干群互動交流圖。”沂水縣委書記劉賢軍說。
據介紹,勾畫“魚鱗圖”的背后有很多步驟:第一步,摸清家底,組織專人深入各鄉鎮調查摸底;按比例,一名干部可平均聯系30戶左右。第二步,劃分魚鱗網格,以每名干部聯系的30戶左右的群眾為基礎網格,逐級往上分別是村級小網格、工作片網格、鄉鎮大網格和全縣總網格。第三步,落實責任,開展全民監督工作,沂水縣將萬名干部編號,把所有干部和所聯系群眾的信息輸入專門設計的電腦管理系統軟件;定期召開抽查大會,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媒體記者現場搖號,隨機抽查。
運用大數據了解群眾訴求
值得注意的是,沂水縣的干部聯系群眾工作,還注重運用大數據時代的技術手段,破解工作落實層面的難題。沂水縣將制度方法創新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建立了一個專門的“干群互聯”政務局域網,對干群聯系實行網格化管理。干部與自己所聯系的群眾除一年至少見面兩次外,平時通過電話、短信等形式保持經常聯系。依托干群互聯網絡形成了全覆蓋的檢查機制,根據“可抽查”的要求,網絡建立了大數據信息督查系統,將所有干部群眾信息和群眾訴求問題以及解決情況錄入電腦,編碼管理。
為了充分發揮干群互聯網的作用,依托上述督察系統,沂水縣不間斷地開展集中抽查、分區域分專業抽查和日常隨機抽查工作,讓群眾評判干部聯系效果和解決群眾訴求問題情況。
專家認為,運用大數據來管理干部聯系群眾工作,是沂水的一個特色,體現了互聯網思維在縣域執政能力現代化建設中所起的積極作用,這一新的模式值得總結。同時,希望沂水的“干群互聯”下一步能夠讓群眾更多地參與到鄉村事務的民主管理中,為創新中國鄉村社會治理方式,提供更多可以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