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種事情,大家都非常反感。在這篇文章中,筆者總結一下,最近這段時間,互聯網金融的眾多公司為了上頭條,采取了如下十大出鏡手段,供大家上賞析,一眼洞穿這一切。
嘩眾取寵型,騙得大量關注
典型:大公國際
對于P2P平臺的評級,歷來都是拉黑與反拉黑的戰爭,公關營銷紛紛出動。
最早關于這個評級者,無疑是大公國際,在國內,大公國際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頻頻給各大P2P平臺以垃圾評級。由于大公國際的特殊地位,平臺本身不得不回復,雙方展開激烈的交戰。投資人容易受到這些信息的干擾,常常導致投資額度減少的情況。
然而實際上呢,這并沒卵用,在一陣喧囂過后,投資人該投資的還是投資了,而大公國際卻成功的登上了互金行業的熱門話題榜。
典型:贏多多
這位宣傳的是直接宣傳自己在銀監會門口辦公,能夠獲得一手信息資料,隨時把握監管的方向盤,結果當真相出來時,大家集體大跌了眼鏡一次。
壞賬炒作型,公關變營銷
典型:紅嶺創投
紅嶺作為元老級平臺,雖然未見營銷端狂做廣告,但是由于周世平本人,是一個深諳營銷的高手,常常自曝壞賬,也開啟擔保墊付模式,先發優勢,被他玩的出神入化,但是更多時候,憑借自己對媒體的敏感,自曝丑聞+解決方案,成功實現了由公關到營銷的轉變。
也因此,身后的模仿者也是一大堆,競相抄襲這個思路。
壞賬契機,提出戰略轉變
典型:陸金所、積木盒子
這兩類也是由于壞賬原因,開啟平臺轉型。
陸金所因平安集團旗下的兄弟公司,出現擔保壞賬問題,提出“去擔保化”的概念,實現由成熟陸金所,到非標資產交易中心夢的轉型。(具體可參見筆者先前拙著《陸金所“非標資產交易中心夢”,算盤不錯,前途幾何?》)
積木盒子,由于河北融投事件,也在那段時間,各種登上頭條,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盒子也順帶的開展戰略轉型,由“輕資產轉為重資產”模式,例如積木時代由自己擔保、讀秒計劃,開展自己發掘客戶端,改變過去通道式,資產端質量自己可控。
人事地震炒作型
典型:有利網、人人貸
人事地震型,往往會獲得大量關注,有利網的創始人劉雁南離職,朋友圈失聯,迅速登上各大行業垂直門戶網站頭條,互金行業前十大微信公眾號也紛紛轉發。
果然事后,劉雁南又出了辟謠,說自己忙于工作。再仔細一看報道,原來是為了C輪融資發布會造勢。(剩下的讀者自行補腦)
人人貸也是同樣的案例,曝出高管大量離職(估計是自己找記者傳播消息),大家紛紛猜測是不是人人貸出來問題時,創始人張適時、李欣賀、楊一夫,開始玩情懷牌,打出一副我是業界的“黃埔軍校”的說辭等等,把自己說的天花亂墜,說都是你們挖人,行業競爭激烈,不是我的問題。
P2P平臺與上市公司撕逼型
典型:你我貸、團貸網
這種一般是先前大家接觸一下,可能也就有個意向,根本沒有深度考慮,大家就各自宣布消息。上市公司因觸網而股票大漲,P2P平臺因得到傍上上市公司而登上各大頭條,而且給相關平臺投資人注入強大的信心。
然而,結果是雙方根本沒有想好,也就是相互勾搭勾搭,就說自己領證結婚了,大肆宣傳,大家各取所需,相互利用。完事之后,覺得彼此興趣不在一塊,就又開始互撕,又上一次頭條,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效果好,P2P平臺還顯得自己牛逼,“我可不是隨意的人”的形象躍然紙上。無形之中,就是給自己做了極大的宣傳。
虛假融資,事后辟謠宣傳型
典型:積木盒子、有利網
最早時候,是拍拍貸獲得C近億美元融資后,積木盒子也在那幾天有融資發布會,也就在拍拍貸第一時間宣布獲得融資后,流出“積木盒子獲4億美金”的傳聞,成功搶掉拍拍貸的風頭,隨后,其創始人董駿在朋友圈發出“童話都不敢這么寫”的言論。
當然,積木盒子的真面目現身,原來是為了C輪融資發布會,搞什么什么星辰大海的主題。成功的把自己推上位。
這會有利網的劉雁南即將開展的C輪發布會,也是同樣的邏輯。先炒事件,把自己炒作起來,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然后開展C輪發布會。
大家真是用心良苦啊!
假上市,真炒作型
典型:紅嶺創投
這個筆者在周世平發表言論后,迅速寫了一篇分析稿,說了一下周世平是“愛裝逼的牛逼人,忽悠著一堆傻逼”,結果被紅嶺粉各種瘋子一般的言論給罵瘋了。
大家不要被利息蒙蔽雙眼,看問題得深入了解周世平本人的想法。隨后的否認聲明,就證實了筆者的猜想。
炒作就是炒作,周世平確實牛逼人,但大家還是得火眼金睛,洞穿這一切。
玩虛假概念,嚇唬人型
典型:短融網
短融網宣傳自己是債劣后基金,開創新的擔保模式。這個概念也非常高端,專業出身的筆者只聽過債權基金、分級基金,這個新詞確實是第一次聽說。
查了一下相關資料,沒有相關解釋。這完全是自己弄得的一個概念,嚇唬人的。如果是小白,被這種專業名詞,肯定給弄暈。
但是這種新概念,媒體特別喜歡,短融網的目標成功達到,上了頭條。
假裝傍上大腿型
典型:信而富、投哪網
信而富的現金貸,說是和QQ戰略合作,各種強調騰訊的背書。但是,據筆者了解,那并沒什么卵用,不過是一個第三方的服務號,在QQ客戶端,假裝榜上大腿,也好好的宣傳了一陣子。
投哪網這個就比較悲劇了,假裝的大腿都沒榜上,招行直接發表聲明:未與投哪網公司聯名發布借記卡,不過是工資卡而已,直接被打臉。
但是,這種丑相,也被新聞大規模報道,只要有事件,就能夠上頭條。
上市公司改名型
典型:多倫股份
改名匹凸匹后,股價瘋長,只要有事件,有料就可以炒炒炒。而實際多倫股份的業務根本沒變化。在牛市,默不吭聲的股票比那些經常上躥下跳的股票表現好多了,互金行業也是同樣的道理。
總結:互聯網金融公司,為了出位上新聞,使出了十八班武藝,各種伎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著大家的視線。但這些只是一些手段,偶爾為之,尚可接受。長久來看,還是需要踏踏實實的做自己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