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江浙一帶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誕生一大批傳統行業的富人。許多富人依靠制造業、出口貿易等傳統模式完成了原始財富積
江浙一帶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誕生一大批傳統行業的富人。許多富人依靠制造業、出口貿易等傳統模式完成了原始財富積累。近十多年來,隨著中國產業升級換代,許多傳統行業的富人遭遇財富增長的天花板。進軍新興行業還是進行金融投資?富人們如何轉型,才能實現財富的二次躍遷?
昝圣達:數度轉型,卻在A股收獲風景
同為江蘇籍富人,綜藝集團昝圣達遠沒有蘇寧張近東那般顯山露水,但在江蘇資本圈的影響力無人小覷。2014-2015年間,昝圣達的財富從50億元增至100億元,同比增長100%,在江蘇38位上榜富人中增速第一。在昝圣達的財富積累過程中,其旗下綜藝集團曾多次轉型,成為我們觀察傳統行業富人轉型的一個典型樣本。
1987年,昝圣達以21臺舊縫紉機從老家賺到第一桶金,隨后組建的綜藝集團以傳統的紡織服裝為主業;1992年昝圣達首次跨行轉型,與外商合資建立了當時國內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基地,并成功于1996年上市。上市后不久昝圣達再次轉型,開始涉足電子商務,收購當時國內最大的軟件銷售企業連邦軟件。1998年綜藝集團的收入還幾乎全部來自服務業和木業,到1999年軟件銷售就已占到綜藝集團1/3的收入。
服裝、膠合板、IT服務業,昝圣達的折騰并未止步,而是緊跟了這個時代。到2010年綜藝集團再次轉身,邁入到新能源行業,根據其官網介紹,目前綜藝集團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太陽能光伏系統集成供應商和最大的海外光伏電站建設運營商。不過,昝圣達2014年財富的大幅上漲,和實業轉型沒有太大關系,反而是在資本市場上的股權投資為他帶來巨額收益。
昝圣達在股市的第一桶金來自于一級市場。2002年,洋河酒廠改制為股份公司,由洋河集團聯合6家法人和楊廷棟等14位自然人發起設立,當時昝圣達旗下的綜藝投資和江蘇高投便躋身發起人股東之列,其中綜藝投資出資1500萬元占總股本的14.46%,江蘇高投出資300萬元占總股本的2.89%。2009年洋河股份(002304,股吧)登陸A股市場,并在2010年以283.8元/股成為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作為原始股東的昝圣達通過綜藝投資和江蘇高投賺得盆滿缽滿,據媒體估算這兩間公司的投資浮盈高達120億元,而以昝圣達個人持股比例計算,間接持股的市值約54億元,8年增長670倍,創造了一個令人驚嘆的PE暴富神話。
在一級市場完成財富暴漲的昝圣達近年來積極鏖戰二級市場,同樣是斬獲豐富。2014年2月,精華制藥(002349,股吧)(002349)披露6.95億元的定增方案,昝圣達認購其中的5.2億元,加上此前綜藝投資持股的16.5%,昝圣達及綜藝投資合計持有精華制藥30%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2014年12月黑牡丹(600510,股吧)(600510)的定增融資方案中再次出現昝圣達的名字,此次昝圣達及其旗下的上海綜藝控股分別認購7億元和2億元。完成交易后,昝圣達將持有黑牡丹13.38%股份并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除了參與定增外,昝圣達的名字在2013年、2014年連續出現在南京高科(600064,股吧)和益民集團(600824,股吧)的十大流通股東中,持股比例最高接近5%,逼近舉牌線。昝圣達在2014年已數次減持南京高科和益民集團的股份,不過還在2014年底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掀起一波牛市大行情,昝圣達參與的兩筆定增股權市值已高達23.9億元,浮盈9.7億元,而在二級市場直接買賣股票的投資浮盈估算也超過1億元以上。
盡管昝圣達在資本市場上翻云覆雨,但其實業表現相對較差。2014年前三季度,綜藝股份(600770,股吧)營收為4.8億元,凈利潤為1949萬元,而在2013年,綜藝股份營收為4.8億元,虧損6793萬元。僅昝圣達2014年參與的兩項定向增發,其收益是綜藝股份201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的的51倍(表1)。
有趣的是,同為江蘇富豪、洋河股份前董事長楊廷棟的名字多次出現在昝圣達的投資標的上。當年楊廷棟和昝圣達同為洋河股份的原始股東,在黑牡丹的定增融資中,昝圣達認購7億元,楊廷棟則認購了2億元,此外楊廷棟還與昝圣達在二級市場上多次聯手買賣南京高科。
在2010年,綜藝集團還牽手江蘇老鄉周建平旗下的海瀾集團,共同設立南通藍海投資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對外投資、股權投資、投資管理等業務。
可見,地緣、同業等概念下的富人朋友圈內抱團投資,有錢一起賺,仍是中國富人財富生態中的典型現象。其背景或許是源于民企的融資難。
沈文榮:甩賣沙鋼股份(002075,股吧)、入主中科招商
1984年,38歲的沈文榮從一個小鋼廠廠長做起,一步步發展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鋼企沙鋼集團,被稱為“鋼鐵沙皇”。不過,近年來由于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加之傳統行業的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從而導致競爭加劇以及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沈文榮也不得不帶領沙鋼集團走上轉型之路。
2011年,沈文榮引領沙鋼集團投資300億元興建玖隆鋼鐵物流園,走出了轉型的重要一步。該物流園占地6-8平方公里,建成后將集現貨和期貨交易、剪切加工、運輸配送、進出口保稅、電子商務及金融擔保質押等功能為一體。據稱,玖隆鋼鐵物流園在2014年前5個月實現營收260億元,同比增長22%,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不過最近,沈文榮的轉型之路似乎已不再局限于鋼鐵王國之內。2015年2月16日,沈文榮大幅減持旗下上市公司沙鋼股份55.12%的股權,持股比例從75%降至19.88%,由此給沙鋼集團帶來約46億元的收益。盡管沙鋼集團依然保持控股股東地位,但如此轉讓多數股權在資本市場上實屬少見,因此市場紛紛猜測其背后各種意圖—炒作說、轉型說、賣血說等結論不一而足,甚至有沈文榮撤出鋼鐵業的解讀。
沙鋼股份在公告中還表示:“沙鋼集團不排除在未來6個月內繼續減持在沙鋼股份所擁有的權益股份的可能性,并承諾未來6個月內不發生因沙鋼集團主動減持而導致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的情形。”言下之意,或許6個月后沙鋼股份的實際控制權還會發生變更。
從盈利上看,沙鋼股份在2014年的營業收入為103.08億元、凈利潤3521.64萬元,利潤率不到1%。慘淡的利潤恐怕才是沈文榮大幅減持的決心根源。而沙鋼集團自身盈利也不盡如人意。2014年其共完成煉鐵3251萬噸、煉鋼3533萬噸、軋材338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485億元、凈利潤48.09億元,凈利潤率為2%。盡管沙鋼集團在行業低迷的狀態下持續保持盈利,但龐大的身軀注定其轉型將極為艱難。
沈文榮同樣選擇了投向金融業。2014年現身北京產權交易所的中科招商,是國內知名的大型PE機構,沈文榮以5.465%的持股位居其第二大股東。當時中科招商掛牌轉讓1.88%股權,底價為4800萬元,以此計算其估值最少為25.53億元,沈文榮所持股份價值約1.37億元。
2015年,中科招商掛牌新三板后成交價一路飛漲,市值最高點時超過1000億元,沈文榮也因此賬面浮盈達50億元。不過,4月22日,在騰訊發布聲明未參與中科招商新一輪定增之后,中科招商成交價暴跌,盤中甚至出現了一筆10萬股、1.01元/股的成交量,最終其收盤于4.86元/股。沈文榮所持股權的價值也隨之巨幅波動。
據媒體披露,除了中科招商外,沈文榮的沙鋼基金還投資了數十家企業,此外沈本人還投資了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業務。
實業仍是造富根基
經歷過前幾年的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已從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切換到相對穩定的增長期,傳統行業的造富能力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互聯網經濟等新興產業。對傳統富人而言,在實體經濟增長放緩甚至某些行業出現衰退的情形下,轉型或者進入資本市場投資并不少見?陀^來說,財富的均衡配置有助于對沖實業經營的風險,原始企業與家族財富逐漸脫離,對家族資產的保全增值屬明智之舉。但如果完全“脫實向虛”,以股權投資作為創富重心,就存在一定風險了。
在風云變幻的資本市場,富人盡管擁有更高的財富,但不一定在投資上更具比較優勢,即使是買賣自家股票都不一定擅長低吸高拋。例如,馬化騰依靠騰訊控股股價節節攀升之勢,每年財富都水漲船高,不過他每一次在二級市場上減持手中持有的股份后,估計都要“心疼”不已。2014年騰訊市值突破1萬億港元,馬化騰借機減持部分股份換取“零用錢”,在2014年12月2-5日期間,馬化騰減持2511.12萬股,套現29.9億港元,當時每股價格不到120港元。到2015年4月13日,騰訊股價再次創歷史新高達171港元/股,以此計算,馬化騰提早幾個月減持,隱性損失了約12.8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