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生產“大飛機”的消息曾讓很多中華兒女精神振奮。而對蕪湖航天特種電纜廠的廠長何成龍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又將迎來新的挑戰。“要讓‘大飛機’飛上天,國產化高密度高電磁高衰減輕型防波套的研發勢在必行。”
防波套是什么?何成龍打了個形象的比方:“防波套其實就和現在很多‘準媽媽’們穿的防輻射服一樣,防波套就是電線電纜的防輻射服。”
據介紹,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磁泄漏和干擾的問題日益突出。防波套敷設于電線電纜外表,是防止電磁泄漏或干擾的最有效屏蔽保護,也是現代戰爭中防范核磁打擊造成通信系統癱瘓的重要保護手段。而我國研制生產的大型客機和新型戰機等對配套電線電纜的防電磁泄漏和干擾要求極為嚴格,國產現有防波套已無法滿足要求。為了打造中國真正的“大飛機”,實現產品國產化,開發性能更卓越的防波套產品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研制開發高密度高電磁衰減輕型防波套則是蕪湖航天特種電纜廠作出的抉擇。
作為蕪湖迄今為止唯一的國家重點創新基金項目,高密度高電磁衰減輕型防波套產品不僅在原有輕型防波套的基礎上進行了稀土等合金共沉淀的鍍覆工藝配方和操作條件等方面的創新,而且還創造性地改進編織機張力系統,使得收、放線張力達到均勻一致,使編織出的高密度防波套在伸縮范圍內均保持平整、均勻,提高其性能指標。通過防波套的結構創新和使用編制張力及均勻性控制技術,確保了防波套編織密度大于93%和表面平整性,產品電磁屏蔽性能將得到明顯提高。
“念頭很簡單,過程很復雜。”這是何成龍對項目創新的一句話概括。這個研發經驗豐富的項目帶頭人顯然對這一復雜的過程“輕車熟路”。為了研制符合客戶需要的產品,“躺在項目上干”成為何成龍和團隊的常態。這個凝聚著整個團隊心血的產品不僅一炮打響,贏得了市場聲譽,更改變了國內精細產品從國外引進的現狀,為民族品牌揚眉吐氣。
作為一名企業負責人,何成龍的思路異常清晰。企業成立之初就確立了“面向高科技,偏重高特奇”的產品和市場定位。近3年內,企業共投入1266萬元用于研發和制作創新產品。“有錢干事,還要有人干事。”企業擁有眾多集理論知識與豐富實踐經驗于一體的復合型高技術人才,形成了一支思想覺悟好、創新意識強、業務素質高、研發能力精的技術隊伍,技術中心現有專職研發人員15名,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11人。不僅如此,何成龍還積極引進“外智”,聘請了許多知名專家作為顧問,為創新項目集中“會診”,使很多困擾企業的技術難題迎刃而解。產學研合作則是何成龍的另一個“法寶”,公司先后與上海電纜研究所、中電集團第23所、合肥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建立了絕緣與護套材料開發、導體鍍層材料應用、特種電纜制造工藝、科技項目、產品開發、人才培訓等多項長期合作內容。
事實證明,創新驅動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近5年來,該廠共承擔了100多個客戶委托和自主研發的創新項目,有20多個新產品達到國際領先和國內領先水平,成功為神舟、嫦娥系列衛星等 50多項國家級重點工程和項目配套。“高密度高電磁衰減輕型防波套”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特種編織網套”等3個項目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至今已有25項專*獲得授權,另有7項正在受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