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亞太地區行政高官與全球重量級總裁之間的坐標性封閉式會議——亞太總裁與省市長國際合作峰會在中國無錫市太湖飯店盛大開幕。遠東控股集團董事、遠東電纜廠總經理張希蘭就企業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等方面的主題內容作了精彩演講。她的講話引起了各國政要和企業老總們的共鳴,特別是創新這個話題始終在與會領導專家腦海中激蕩,引發更多深層思考。 張希蘭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有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改變,隨著21世紀的來臨,中國面臨著更加復雜的變動,其主導因素就是創新。什么是創新?她引用《道德經》中話寫到:天下萬物是無中生有,有中有也。 “創”是指首要、開拓,所謂“新”是指初制,是對舊的揚棄。她對創新兩個字作出簡要解釋的同時,并指出,自我挑戰的過程是超越自我的過程,創新已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已成為現代企業的重要職能,已成為管理的靈魂。 結合中國及中國企業的層面,她指出,中國也正處在管理觀念的改變,尤其是遠東集團這樣的企業,實現持續發展有效性就是創新。首先觀念創新是前提,創新觀念才能提綱攜領,創新是發展意識、揚棄意識。過去的20年是中國經濟大發展的二十年,但是即便改革開放促成了中國企業的飛速成長,也還未能徹底解決上層的問題,比如說生產能力過剩、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外匯儲備等情況,另外中國企業也存在著諸多不足,粗放式發展,盲目多元化,對自己的發展帶來了障礙,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既要有可持續的發展的挑戰,要適應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和創新的結果。要求企業更多地橫向整合,適應要素流動自由化和 供應鏈發達所導致的專業化、標準化的結果。要求企業傳統經營哲學和戰略轉化,使市場變化更快,要求企業大膽地邁出國際化的步伐,融入全球化的大潮。 中國企業要注重觀念創新,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做好準備。管理是一個創造性的破壞過程,管理創新是對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創新,具體來說包含著資產管理的創新、資本運營的創新、人力資源的創新,組織機構的創新,企業家的塑造等多個方面,管理創新的要領是決策科學化、過程精細化、行為過程化,提高有限的資源的配置效應,無論是產品創新、機制創新,還是制度創新,越來越取決于組織管理機構以及整個協調。因此管理創新本質上是企業整體創新根本,如今中國企業要學習的應該是西方國家在改革中已經采用和正在采用更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管理方法和方式。 張希蘭認為,從企業制度方面講,企業管理制度就是一個規范性實施和創新的產物,一方面企業管理制度的建立過程是一種具備相應規則或規范的創新,另一方面企業管理制度的編制和創新規則就是結合企業實際,按照市場變化的過程和經營發展過程中內在的本質規律,依據企業的基本愿景編制實施規范。 作為當代中國的企業來講,應該努力使企業制度的規范性和創新性形成和諧,是下一輪創新的基礎,只有這樣企業管理制度才能在規范實施和雙重實施的作用下不斷完善,不斷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張希蘭認為,所謂技術創新就是從新事業的產生,市場營銷的過程,也是流通創造的過程,技術創新是貼近市場,與時俱進,保持高端。技術創新在西方國家早已被視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從工業革命到新經濟的發端都在于此。“自主創新”與“擴大開放”,究竟有沒有矛盾?無論是官員還是企業家,看法都非常一致。張希蘭結合自身企業發展實際情況,表示一個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依靠科技進步,進行產品開發的能力,企業不僅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對于我們國家的企業而言,一個大企業只達到僅能維持的水平,要改變在國際分工中所處的歷史地位,就必須快速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是提升核心競爭力保障的途徑,是保障跨國經營的重要因素。中國企業應當需要經濟發達國家在技術創新中發揮主要的作用,從基礎研發、新產品或新產品的最初試想到研發、商業化生產,直至市場推廣應用產生經濟效應,自主形成于企業之中,或者是借助外腦,更加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創新的規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企業經濟狀況懸殊之下,所有的東西都靠自主研究是不切實際的,我們可以采取和跨國公司合作的模式,不斷提升技術創新的水平,實現自主創新的過渡,對跨國公司已經開發出的新技術,大可不必從頭再來,通過模仿創新與跨國公司合作,以低成本獲得寶貴的核心技術,贏得技術發展速度的前進,在技術研發上迎頭趕上在技術研發上迎頭趕上并立足國際市場,實現制造大國到技術強國的轉變。 創新的實踐和擴散過程,也是不確定性消除的過程,任何一個時代都未像今天這個時代呼喚創新,激勵創新,要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創新過程中,我們不僅要低頭猛沖,還要抬頭看路,不僅要做優做大,還要做久做強,只有這樣中國才能真正變成一個騰飛巨龍。最后,她引用中山先生的話道: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