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搶抓機遇,艱苦創業,創建了一個鏈條式發展、集團化運作的“雙百億”企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他堅持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提高發展質量,積極反哺社會,致力于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自主創新型企業和構建和諧企業的偉大實踐,走出了一條貫徹科學發展觀、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成功之路。
盛世創富,物換星移。當歷史的時針指向2006年12月31日,在伊川電力集團財務管理系統的顯示屏上跳動出一組栩栩如生的數據:資產總額160億元,總產值109.5億元,銷售收入106.6億元,利潤19.96億元,稅金6.7億元,出口創匯1.13億美元。
這是一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數據,它標志著伊電集團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雙百億”企業;
這是一組振奮人心的數據,它包含著以戴松靈為首的全體伊電人10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期盼。10年前,該集團資產僅有10億元,銷售收入不足5億元。10年內,各項指標竟翻了4番。
十年磨一劍,這一劍是如此的閃亮。
十年大跨越,這一越是如此的迅速。
十年大發展,在伊電集團閃亮登場的背后,閃亮著的是集團董事長戴松靈的大手筆、大氣魄、大戰略和大恩德。
波瀾壯闊創大業
——大手筆,他出身貧寒,卻自強不息。
1949年1月,戴松靈出生在伊川縣白沙鄉的一個農民家庭,因兄妹較多,家庭生活十分拮據。與共和國同齡的他,在少年時代就飽嘗了生活的艱辛。15歲時,他初中沒畢業就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務農。然而他刻苦鉆研,自學成才,在農村電工崗位上靠發明創造走進了電力事業的大門。
——大手筆,他從零起步,卻一鳴驚人。
1984年,剛剛出任伊川縣電管所所長的戴松靈,瞄準當時全縣電力緊缺這一突破口,帶領電管所一班人克服缺資金、少技術等困難,自行設計,自行施工,歷時1年零8個月,建成了全國第一座縣級110KV變電站,創造了他人生歷程中的第一個奇跡。
奇跡,改變了伊川縣經常性的拉閘限電現象,改善了全縣人民的生活環境,改寫了伊川縣的歷史。
奇跡,改變了戴松靈的一生,催生了他創造更大、更多奇跡的靈魂,拉開了他創造奇跡的序幕。
第一個奇跡之后,伊川縣不斷發展的工農業生產對電力的需求使戴松靈堅定了建設電廠的決心,這一下竟一發不可收,相繼建成了3個電廠,一個比一個大,裝機容量從2×12MW、4×125MW到2×300MW,機組一臺比一臺新。1995年,全國第一臺系統外125MW發電機組在戴松靈的指揮下并網發電成功,一下驚動了全國電力系統。1996年,該廠2×125MW全面竣工投產,單機容量和總裝機容量分別位居全國縣辦電廠之首,成為全國最大的縣辦電廠。2000年,該廠4號機組并網發電時,各項指標刷新了全國紀錄。2005年,伊川第三電廠2×300MW機組并網發電,以17個月零17天的工期,刷新了全國300MW機組的最新紀錄,創造了全國同類型機組安全好、質量優、工期短、造價低的優異成績。
——大手筆,他不斷拓展發展領域,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在發展電力事業的過程中,戴松靈逐步把優越的電力工業基礎與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結合起來,提出了煤電鋁一體化戰略,相繼建成了洛陽市最大的煤礦、亞洲最大的電解鋁系列、亞洲最大的碳素生產線和國內先進的鋁深加工生產線。20萬噸電解鋁項目創造了“四個月前期,一年建成,半年達產”的速度,被稱為“超深圳速度”和“伊川速度”,被譽為“中國鋁工業的驕傲”和“世界鋁工業的奇跡”。
經過22年的創業歷程,戴松靈親手締造了煤、電、鋁、鋁深加工一體化的伊電集團;形成了1130MW火力發電,年產200萬噸原煤、40萬噸電解鋁及合金鋁、20萬噸碳素等核心生產能力,資產、銷售收入雙超100億元,成為全國500強工業企業、河南省十強企業之一。
——大手筆,他從不安于現狀,對發展永不滿足。
當建設新型工業基地,再造新洛陽的藍圖繪就,戴松靈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煤—電—鋁—碳素”、“氧化鋁—電解鋁—鋁深加工”產業鏈條,通過整合上游,鞏固中游,發展下游,壯大規模,將伊電集團打造成產能匹配、布局合理、協調運作的現代化、集團化、集約化、新型工業化產業集群,到2010年實現資產、銷售收入“雙超200億元”的奮斗目標。當前,他正在帶領全體伊電人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斗。輝煌的前景激勵著他再次超越!偉大的事業激勵著他再次掀開了更加波瀾壯闊的畫卷!
克難攻關只等閑
戴松靈帶領企業發展的每一步都是一部奮斗的史詩,都是一首英雄的贊歌、創業的壯歌、勝利的凱歌。每一次創造奇跡的過程都展現著他那無比豪邁的情懷,每一首蕩氣回腸的歌中都激蕩著他那超乎常人的氣魄。
——大氣魄,特別能“忍”,堅忍不拔,堅強不屈。
戴松靈在創造一連串奇跡的同時,不知遭受了多少冷嘲熱諷。但他卻說,只要我們有一種特別能忍耐的精神,就能夠頂住來自外界的一切壓力。在艱苦創業的歷程中,他忍受的還有更多的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工作環境的挑戰。在戴松靈的影響下,伊電人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創新”的“五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