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十一五’是中國風電產業的高速增長期,那么‘十二五’則是持續健康發展期。”這是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對中國風電產業作出的判斷。
從原發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處處長到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被認為是中國風電產業最有力的倡導者和推動者。面對“未來中國風電產業如何發展”等業界關心的話題,史立山結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作出上述回答。他同時表示,中國風電市場開發潛力巨大,特別是隨著海上風電開發的啟動,風電產業將進入大機組時代。
從“高速”到“健康”,風電進入可持續發展期
記者:用“風馳電掣”形容中國風電近年來的發展似乎毫不為過。從公開的數據看,“十一五”期間,中國風電裝機連續五年實現翻番,總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針對風電發展質疑的聲音也于此間響起,有人說風電產業“過熱”了,甚至稱中國風電“瘋”了,您如何看待這種質疑和指責?
史立山:中國風電產業發展速度之快世界矚目,這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風電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中國風能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0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統計》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不包括臺灣地區)新增安裝風電機組12904臺,裝機容量18927.99兆瓦,同比增長73.3%;累計裝機容量達44733.29兆瓦,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風電并網難問題出現,棄風問題變得日益嚴峻。
二是風電制造業發展迅猛。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資本投入,中國風電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不僅風電主機自主化研發取得豐碩成果,關鍵零部件也迅速擴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然而,我們不能由此得出中國風電產業“過熱”的結論,更不能說風電“瘋”了。因為,中國風電產業發展既符合國際社會倡導的低碳產業發展的潮流,也符合中國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是國家支持的戰略性新型產業。確切地說,應該是中國的風電裝備制造業有點過熱,生產廠布局存在“散”和“亂”等問題。早在兩年前,我曾通過《經濟參考報》提醒投資者,不要一擁而上,要考慮市場投資風險。
記者:中電聯發布《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稱,從發電成本角度考慮,“十二五”以及未來長遠電力投資發展戰略為“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大力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電”;中投顧問發布《2010-2015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也顯示,風電行業發展速度將放緩。這是否意味著,在歷經“十一五”高速增長之后,中國風電在“十二五”將步入一個調整期?
史立山:“優先發展水電”是必須的“優化發展煤電”也是應該的,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放緩風電發展。從發電成本上講,隨著中國風電裝備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風電開發的成本正在大幅度降低,其經濟性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資源好的地方的成本已接近煤電。
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由此產生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很大,特別是煤炭的運輸和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十分突出,能源結構調整的任務很艱巨。目前,核電發展受到了更多的制約,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的影響一時難以消除。加快開發利用新能源是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措施。總體來看,風電是新能源發電領域最成熟的技術,目前世界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利用風能發電,歐洲一些地區甚至將風能作為主要的發電方式之一。我國近年來風電飛速發展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由此,我認為,中國風電產業“十二五”將進入一個持續健康發展時期。
從“陸地”到“海洋”,風電開發市場潛力巨大
記者: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適應大規模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的要求,加快現代電網體系建設。”同時還明確提出“加強并網配套工程建設,有效發展風電。”這對于風電產業發展意味著什么?
史立山:“有效發展風電”的提法很好,這表明國家已考慮到風電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即并網問題,并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從電網建設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同時,我注意到,國家電網公司日前也明確提出,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步伐,在更大范圍消納風電,各有關方面都在著力解決風電發展面臨的新問題,這個問題會逐步得到有效解決。
此外,對于風電產業另一問題——即裝備制造業“散”和“亂”的問題,近兩年來也開始向好的方向轉變。一份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0年華銳、金風、東汽三家風機制造商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