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要問,老苗你怎么不務正業?”說起賣橄欖油這事,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自嘲說,“我最早就是賣雪花膏的”。
這個從13歲就當兵,后來賣化妝品起家,轉戰光伏產業做大的商人,1月5日,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新聞發布會現場,苗連生身穿英利集團工服,腳踩黑色帆布鞋,興起時隨時拿過話筒發表感言,和那些西裝革履光彩照人言語謹慎的商人不是一路人。
副業
涉足橄欖油是一種巧合
英利集團苗連生解釋,最早開始關注橄欖油行業是個巧合。2006年,英利為當時全球最大光伏電站葡萄牙茂拉項目提供組件時,橄欖樹就圍繞在光伏電站周圍,客戶提出讓苗連生把橄欖樹帶回中國去種。
“那時就琢磨上橄欖樹了,看來現在市場時機也成熟,消費市場在提升,大家也關注是不是安全、健康,我們覺得時機到了。”
1月5日,英利集團在京召開發布會,宣布進軍國內橄欖油銷售領域,旗下“綠子”牌橄欖油下線并上市銷售,并喊出了“讓百姓吃得放心的橄欖油”的口號,除了安全外,價格成為英利集團撬開市場的另一利劍。
如同當年英利集團率先將光伏投標價降到1元以下的路數,英利集團的橄欖油價格比市場上類似產品低30%左右,譬如500毫升的橄欖油,市場價128元左右,而英利集團的相關產品售價88元。
當被問及這是不是打開市場的策略?英利集團下負責橄欖油業務的天津綠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騰旭如介紹,我們制定的是多層次的價格體系……
苗連生拿過話筒說:很簡單,就像我們說要做讓老百姓用得起的太陽能電力一樣,橄欖油我們的價格今后只會往下走,不會往上走。
苗連生賣橄欖油開始于光伏,過程中也全部借道光伏早已鋪好的路。“甚至有的歐洲企業提出用橄欖油換光伏產品”。
記者了解到,英利集團銷售橄欖油將充分利用集團在光伏行業打出的品牌、物流和客戶優勢。歐洲是國內光伏企業最大的出口地,而歐洲的地中海地區又是橄欖油的主產區。英利集團在歐洲打拼多年,在希臘、西班牙等盛產優質橄欖油的地中海地區很多客戶也是橄欖樹園主,英利集團在油源供應上占有先機,同時利用光伏產品成熟的物流通道,可使橄欖油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甚至,英利集團在光伏領域的全產業鏈模式也可能復制到橄欖油領域。英利集團現在涉足的僅僅是橄欖油產業鏈中最下游的分裝和銷售,苗連生稱:“這是第一步,將來還會有延伸。是不是在西班牙、意大利參股農場,像我們太陽能行業一樣有完整產業鏈?這個可能要提前下手。”
主業
光伏行業在寒冬煎熬
讓人們對苗連生關注的,不僅僅是其賣橄欖油本身,更刺激人的神經的是,2011年以來,光伏行業這個朝陽產業出現大蕭條,眾多企業停產、破產,虧損更是家常便飯。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展開對中國光伏行業(多晶硅)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作為應對,中國企業也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對美國光伏相關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中美光伏貿易摩擦升溫。
這一年,苗連生提出了“混業經營”的理念。苗連生說,這樣可以更適應外界的各種變化。國內光伏組件及原料行業已告別過去的暴利時代,光伏市場進入寒冬期。
根據英利2011年三季報顯示,2011年英利綠色能源第三季度凈虧損1.805億人民幣(約2830萬美元)。
不過,苗連生說:“我們還是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就去年光伏行業的不景氣,英利集團內部多名人士告訴記者,苗連生上年已經預計到,并已經開練內功,眼睛看向國內。
記者了解到,去年英利集團光伏銷售出貨量仍增加50%左右,而且英利集團認為去年光伏多家企業停產、減產,給英利集團兼并重組創造了機會。
對于行業寒冬,苗連生認為,所有好的行業,都要經過競爭達到良性循環,有的人自己不是扎扎實實地做這個的,而是在節點上利潤高就進來了。現在的環境狀況,使得它自己發展困難。我們是全世界最早一批進入這一行業的,當時確定了完整產業鏈的戰略,雖然導致投資過大,但有利于控制成本,預計2012年比2011年規模還會大一點。
對于歐美的反傾銷,他卻認為全世界就一個太陽能,不分國界,英利集團的市場布局,從歐洲、北美、南美、非洲、中國等,每年有增的地方,有減的地方,歐洲仍是我們的主市場。
英利集團的多元化經營,或許與苗連生的成長經歷有關,苗連生稱“副業相對而言都非常小,跟主業關系不大”。他介紹,英利集團25年前就是賣雪花膏的,自己對這一塊很熟悉;自己小時候家里特別窮,喜歡吃豬肉,所以會涉足養豬業。
現在,英利集團除了賣橄欖油外,還涉足房地產、養殖、物流等行業。用苗連生的話說:一些公司發展大了后,可選擇性多了,圍繞衣食住行的行業,發展比較穩定,利潤薄一些;離衣食住行遠點的行業,譬如金融證券,收益比較大,但風險大,不適合我們企業做。
亮點
贊助世界杯聲名鵲起
正是在這樣的行業寒冬里,很多企業減產停產,縮減開支,中國英利仍東突西擊,出貨量大增,同時贊助巴西世界杯,贊助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