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7日,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在證監會最新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初審名單中。此外,中國核建、上海電力、廣東核電等大佬也在運作上市的傳聞,在市場亦早已流傳。
據報道,“十二五”接下來的3年中,核電建設約4000億元的投資有望落實,其中近2000億元的設備采購量將釋放。
兩大央企競爭核電第一股
近日,環保部一周內相繼批復了田灣核電廠3、4號機組工程和秦山核電廠廠區防洪防水淹兩個核電項目。
重啟不久的核電項目在逐步加速,幾大核電公司上市計劃也再次被提上了日程,并有望迎來突破性進展。實際上,從去年開始,相關公司就在積極籌劃上市。
2011年3月日本福島的核泄漏事故,引發了全球對核電發展的質疑,事后我國也暫停核電新項目的審批,核電行業發展一度陷入低谷。
盡管如此,這一年多來,幾大核電公司并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在積極為上市做準備。實際上,中國核電已經通過上市環保初審。
今年6月5日,環保部發布公告稱,按照工作程序與要求,環保部已經對中國核電下屬7家生產企業開展了核查工作。11月1日,環保部再次表示,對中國核建下屬10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開展核查工作,經核查,未發現上述企業存在違反相關法律的行為。
中國核建也成為今年以來繼中國核電之后第二家通過環保核查的核電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環保部網站同時披露的《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環境保護核查技術報告》還顯示,中國核建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25億股,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低于此前發行30億股的預期。募投的6個項目計劃的募集資金使用量總計18億元。
早在2011年初,中國核建向證監會提出申請上市的要求,但是由于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影響,該項工作被迫暫停。今年,經過與證監會的溝通和協調,證監會同意中國核建上報申請上市資料,第二階段的上市工作重新開展。
由于中國核電首先通過環保核查,業內一直猜測中國核電可能成為核電第一股,但如今看來,中國核建已經追上了中國核電的步伐。這兩大央企究竟誰能夠競得核電第一股,目前未可知。
四大核電公司IPO競跑
除了上述兩大央企,另外兩家核電公司也在加速上市步伐。
上海電力去年7月發布公告稱,其擬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對象包括中電投以及其他合法投資者在內的不超過十名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5億元。其中,中電投擬以不少于25億元的現金認購本次發行的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中電投持股上海電力42.84%股份,而中電投旗下中電國際則持股18.86%。如果定向增發成功,中電投的優質核電資產將通過上海電力實現上市。
2011年12月1日,上海電力發布公告稱,這一定向增發案已經獲國家國資委原則同意,這意味著中電投核電資產上市的障礙已經基本不存在。目前來看,中電投何時上市也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國家核電更是在其首份社會責任報告中透露,國家核電將在“十二五”期間力爭實現整體上市。早在2010年,國家核電董事長王炳華就曾定下“三步走”上市目標,并計劃在2012年下半年實現整體上市。
中國核工業集團董事長孫勤近日還公開表示,中核、國家核電以及廣東核電集團都有上市計劃,但國家在掌握上市的節奏,目前中核的IPO工作正在進展中,更多考慮在A股上市,但最后還要以證監會審批為準。
資料顯示,中國核電能源發展政策經歷了三次轉折,從2005年的“適度”到2007年的“積極”,再變為2011年的“大力發展”,到2011年核電發展達到了一個與風電爭奪第三電力來源的頂峰位置。
目前,“十二五”規劃已經將核電列入了非化石能源行業,規劃稱“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將占整個能源比例的11.4%,另外,“十二五”末核電的總裝機目標將達到4000萬千瓦,而風能的裝機目標則是1億千瓦,顯然,核電在整個電力能源結構中次于火電、水電、可再生能源,排在了第四位。
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核電發展規劃,這在多名業內人士看來,《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是核電重啟拿到最過硬的一張“準生證”。隨之而來的是,11月末,環保部一周之內連續批復了田灣核電廠3、4號機組工程和秦山核電廠廠區防洪防水淹兩個核電項目。這甚至被業內解讀為核電發展的“復蘇”,“加速度”即將開始的信號。
資金壓力迫使公司上市融資
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討論并通過《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這被認為是核電項目重啟的信號。
近日,環保部更是在一周內相繼批復了田灣核電廠3、4號機組工程和秦山核電廠廠區防洪防水淹兩個核電項目,不難看出核電項目的建設在加速。
幾大核電公司的上市工作在此時提速可謂恰逢其時。“整體來說核電央企的市場化改革步伐落后于其他能源央企的進程。”有券商分析師表示。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出臺,規劃指出,“十二五”時期,預計新增核電裝機約3000萬千瓦,2015年核電投產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
以當前我國核電建設投資情況看,即使大幅提高設備國產化率,將每千瓦核電建設成本降低到1萬元,實現4000萬千瓦裝機目標,至少也需要4000億元的投資,這就對核電
企業資金造成的壓力不小。
在這種情況下,核電企業上市融資顯得極為迫切。有業內人士認為,融資將是核電企業下一步發展的重點工作。而業內最為期待的就是選擇合適的時機,在改革不斷深化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時候,進入到上市階段,解決核電發展中巨額資金投入的問題也是核電公司謀求上市最重要的目的。
記者獲悉,核電站的建設周期需要5年以上,而在更早的時候,便需要展開項目的前期規劃及準備工作了,另外,資金投入又非常大,一個核電站建設動輒需要上百億甚至幾百億元的投資,之前企業“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方針不僅融資速度慢而且資金供應量有限,另外,核電企業可以獲得較為豐厚的利潤,但是相對于巨額的投資依然是“杯水車薪”。而另一方面,巨額的投資和投資周期過長等因素讓民營企業對其望而卻步,阻隔了民資進入的途徑,更加大了核電企業融資的難度。
顯然,相對于這么大的資金缺口來說,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根本解決不了大的問題,所以核電企業紛紛走上了上市融資的道路。
數千億蛋糕待分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外企或更多選擇與國內企業合資以分食2000億元的蛋糕,而國內自主掌握三代核電技術或需到“十三五”才可實現。
據了解,目前東方電氣、二重重裝、中廣核等國內重點核電設備企業已陸續接到核電項目的相關訂單。東方電氣內部人士表示,公司在田灣5、6期項目均有涉及,且公司目前的在建項目運營狀況良好。據東方電氣內部人士透露,目前80%的在建項目該公司均有涉及。
二重重裝核電石化事業部負責人則表示,作為國內大型鍛件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公司已經接到相關訂單。作為國內裝備業的另一巨頭,從2010年末至2012年夏季,中國一重大連核電裝備制造基地已向紅沿河、方家山、福清等核電站提供了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反應堆壓力容器。
一位長期跟蹤核電領域的分析師表示,未來符合三代技術的裝備國產化進程將大大提速,掌握相關技術的企業將從中受益。
有媒體報道,由中核武漢核電運行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針對三代核電AP1000機組的11項在役檢查和維修關鍵技術,日前在京通過國家級能源科學技術鑒定。券商分析師認為,中長線來看,核電概念板塊業績釋放要到明后年。從產業鏈來分,核電設備制造行業分為三個子板塊:關鍵設備制造、重要零部件制造及其他材料。一些細分領域公司也值得關注,比如通風設備類企業等。建議關注5股:中國一重、二重重裝、東方電氣、久立特材、江蘇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