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2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1%,較1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主要分項指數有不同程度回落,但仍處于榮枯分界線上方,表明我國制造業經濟尚處在擴張區間。
經濟運行處企穩區間
數據顯示,受春節因素影響,2月份,我國制造業企業采購活動減少,原材料庫存下降。具體而言,一是由于今年中國農歷春節恰逢趕在2月份,導致工作日減少,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趨弱,受節日因素影響較大。二是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本身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較大,數據波動也較大。
從統計方法上講,不管中國制造業PMI數據經過怎樣的季節調整,目前還無法完全剔除節假日等因素的影響。不過,2月份PMI指數變化反映出,當前企業庫存正在加快出清,新的生產周期即將啟動。
同時,匯豐中國PMI數據終值顯示,2月份PMI錄得50.4%,低于1月份的52.3%。不過,匯豐中國PMI數值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在50%臨界值上方。分析認為,剔除春節因素的強勁影響,我國制造業運行呈現輕微擴張。目前,我國工業生產形勢基本平穩,企業后市預期也較為樂觀,總體來看,我國經濟運行仍處在企穩區間。
全面復蘇尚待時日
實際上,在過去5個月時間里,我國制造業PMI數據都穩定在50%以上的經濟擴張區域。2月份,PMI數據回落,雖然是受春節因素影響,出現正常性波動,但波動幅度小于歷史同期。
作為宏觀經濟重要的先行指標,自2012年10月以來,中國PMI已連續5個月位于50%的臨界點以上,今年前兩個月PMI指數連續出現小幅度回調,意味著我國制造業擴張趨勢已稍顯乏力,尤其是中小企業PMI指數持續多月處在50%以下。而且,今年前兩個月不升反降,表明一些中小企業經營成本壓力依然較大,新接訂單不足,生產經營活動活力減弱。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制造業新訂單指數顯示,國內需求回升仍需助力。自去年10月份以來,新訂單指數出現恢復性回升,至今已連續5個月位于50%以上,1月份達到51.6%,為階段性高點,2月份又出現明顯下降,說明1月份回升主要受春節效應提前釋放帶動。同時,從外部需求來看,新出口訂單指數最近3月連續下降,今年1月、2月均在50%以下,說明我國制造業出口不確定性增加。
有專家認為,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位于收縮區間,而從業人員指數連續9個月處于收縮區間,說明我國經濟增長回升的基礎并不牢固。而且,主要分項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預示未來經濟回升的動力有所減弱。
實際上,春節前后的季節性扭曲因素,以及近期制造業PMI樣本數量從820家公司擴大到3000家公司,加大了數據解讀的難度。同時,近幾個月PMI數據在一定區間內,呈現上升或下降的拉鋸式狀況也很正常,反映出在經濟形勢整體向好的背景下,經濟活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但整個經濟仍處于筑底整固階段。
從去年5月份開始,我國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但這些政策比較溫和,力度普遍不大,因此,我國經濟呈現中低速水平增長也在意料之中。同時,由于我國經濟結構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不太可能出現以前的迅速繁榮。從總體上講,盡管我國經濟還沒有出現全面復蘇的狀況,但我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開局良好,保持穩健運行態勢,需求基礎進一步鞏固,供需關系得到改善。
中央強調,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加強政策協調配合,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較為堅實,消費和投資具有新的增長空間。而且,在我國工業企業利潤開始回升、房地產投資復蘇以及基建投資維持增長的推動下,短期內,我國制造業和整體經濟仍將維持平穩增長的勢頭。
相關報道
1月再降7.3%全年利用外資形勢依然嚴峻
本報記者 宋斌斌
進入2013年,我國利用外資依然沒能止住去年以來一路下滑的頹勢。商務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2.7億美元,同比下降7.3%;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883家,同比增長34.3%。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對此表示,1月份的引資情況,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盡人意的一面,但僅憑一個月的數據還不能判斷全年利用外資的趨勢。
商務部判斷,今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不至于出現大幅下降,但引資形勢依然嚴峻。
盡管實際利用外資數量繼續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并未明顯縮小,但也出現了一些好的跡象。例如,1月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增長34.3%,合同外資額增長13.1%。同時,歐盟對華投資增幅較大。1月歐盟27國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40家,同比增長30.8%,實際投入外資金額8.2億美元,同比增長81.8%,其中法國、德國、瑞典、丹麥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09.6%、70.3%、4060.4%和325.2%。
沈丹陽強調,到目前為止,商務部對于今年引資形勢的判斷沒有改變,一方面,由于我國利用外資保持增長的主要動力并未消失,今年全國吸收外資規模仍將保持平穩的態勢;另一方面,由于外部不確定因素比較多,今年利用外資的總體形勢依然比較嚴峻。
“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是,受到當前經濟形勢的影響,近幾年全球跨國投資呈現下行的趨勢,今年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出現令人樂觀的跡象。”沈丹陽進一步解釋說,聯合國貿發會最近一期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下降18%,其中亞洲地區下降9.5%,中國也出現了3.7%的降幅。沈丹陽直言,總體來看,1月份的外貿增速基本正常,仍在預期范圍之內,但不能斷定今年的外貿形勢將好于去年。相反,由于目前國外市場需求未見明顯好轉,今年外貿形勢仍然嚴峻,我國對此既不能盲目樂觀,更不可掉以輕心。
經濟運行處企穩區間
數據顯示,受春節因素影響,2月份,我國制造業企業采購活動減少,原材料庫存下降。具體而言,一是由于今年中國農歷春節恰逢趕在2月份,導致工作日減少,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趨弱,受節日因素影響較大。二是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本身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較大,數據波動也較大。
從統計方法上講,不管中國制造業PMI數據經過怎樣的季節調整,目前還無法完全剔除節假日等因素的影響。不過,2月份PMI指數變化反映出,當前企業庫存正在加快出清,新的生產周期即將啟動。
同時,匯豐中國PMI數據終值顯示,2月份PMI錄得50.4%,低于1月份的52.3%。不過,匯豐中國PMI數值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在50%臨界值上方。分析認為,剔除春節因素的強勁影響,我國制造業運行呈現輕微擴張。目前,我國工業生產形勢基本平穩,企業后市預期也較為樂觀,總體來看,我國經濟運行仍處在企穩區間。
全面復蘇尚待時日
實際上,在過去5個月時間里,我國制造業PMI數據都穩定在50%以上的經濟擴張區域。2月份,PMI數據回落,雖然是受春節因素影響,出現正常性波動,但波動幅度小于歷史同期。
作為宏觀經濟重要的先行指標,自2012年10月以來,中國PMI已連續5個月位于50%的臨界點以上,今年前兩個月PMI指數連續出現小幅度回調,意味著我國制造業擴張趨勢已稍顯乏力,尤其是中小企業PMI指數持續多月處在50%以下。而且,今年前兩個月不升反降,表明一些中小企業經營成本壓力依然較大,新接訂單不足,生產經營活動活力減弱。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制造業新訂單指數顯示,國內需求回升仍需助力。自去年10月份以來,新訂單指數出現恢復性回升,至今已連續5個月位于50%以上,1月份達到51.6%,為階段性高點,2月份又出現明顯下降,說明1月份回升主要受春節效應提前釋放帶動。同時,從外部需求來看,新出口訂單指數最近3月連續下降,今年1月、2月均在50%以下,說明我國制造業出口不確定性增加。
有專家認為,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兩個月位于收縮區間,而從業人員指數連續9個月處于收縮區間,說明我國經濟增長回升的基礎并不牢固。而且,主要分項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預示未來經濟回升的動力有所減弱。
實際上,春節前后的季節性扭曲因素,以及近期制造業PMI樣本數量從820家公司擴大到3000家公司,加大了數據解讀的難度。同時,近幾個月PMI數據在一定區間內,呈現上升或下降的拉鋸式狀況也很正常,反映出在經濟形勢整體向好的背景下,經濟活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但整個經濟仍處于筑底整固階段。
從去年5月份開始,我國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政策,但這些政策比較溫和,力度普遍不大,因此,我國經濟呈現中低速水平增長也在意料之中。同時,由于我國經濟結構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不太可能出現以前的迅速繁榮。從總體上講,盡管我國經濟還沒有出現全面復蘇的狀況,但我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開局良好,保持穩健運行態勢,需求基礎進一步鞏固,供需關系得到改善。
中央強調,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加強政策協調配合,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較為堅實,消費和投資具有新的增長空間。而且,在我國工業企業利潤開始回升、房地產投資復蘇以及基建投資維持增長的推動下,短期內,我國制造業和整體經濟仍將維持平穩增長的勢頭。
相關報道
1月再降7.3%全年利用外資形勢依然嚴峻
本報記者 宋斌斌
進入2013年,我國利用外資依然沒能止住去年以來一路下滑的頹勢。商務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2.7億美元,同比下降7.3%;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883家,同比增長34.3%。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對此表示,1月份的引資情況,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盡人意的一面,但僅憑一個月的數據還不能判斷全年利用外資的趨勢。
商務部判斷,今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不至于出現大幅下降,但引資形勢依然嚴峻。
盡管實際利用外資數量繼續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并未明顯縮小,但也出現了一些好的跡象。例如,1月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增長34.3%,合同外資額增長13.1%。同時,歐盟對華投資增幅較大。1月歐盟27國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140家,同比增長30.8%,實際投入外資金額8.2億美元,同比增長81.8%,其中法國、德國、瑞典、丹麥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09.6%、70.3%、4060.4%和325.2%。
沈丹陽強調,到目前為止,商務部對于今年引資形勢的判斷沒有改變,一方面,由于我國利用外資保持增長的主要動力并未消失,今年全國吸收外資規模仍將保持平穩的態勢;另一方面,由于外部不確定因素比較多,今年利用外資的總體形勢依然比較嚴峻。
“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是,受到當前經濟形勢的影響,近幾年全球跨國投資呈現下行的趨勢,今年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出現令人樂觀的跡象。”沈丹陽進一步解釋說,聯合國貿發會最近一期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下降18%,其中亞洲地區下降9.5%,中國也出現了3.7%的降幅。沈丹陽直言,總體來看,1月份的外貿增速基本正常,仍在預期范圍之內,但不能斷定今年的外貿形勢將好于去年。相反,由于目前國外市場需求未見明顯好轉,今年外貿形勢仍然嚴峻,我國對此既不能盲目樂觀,更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