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電纜商會關于HCCV技術評標加分的建議一出,立刻遭到擁有VCV的電纜廠家的激烈反對,并游說電網公司不要采納這個建議,而電網公司是否采納此建議尚不得而知。
自上世紀60年末期以來,隨著高壓交聯電纜技術的發展,主要確定了三種形式的工藝設備,即CCV(懸鏈式連續交聯法)、VCV(立式連續交聯法)和MDCV(長承模連續交聯法),而其他工藝例如硅油交聯法則很少使用。長期以來,世界電纜工業界對這些交聯方法一直莫衷一是,以致直接影響到電力公司在電纜招標時對電纜制造工藝方法的判斷和要求。在此,應該指出的是,我們所評論的是經過改進的HCCV,而不是以往未做任何改進的普通CCV。
日本是VCV和MDCV的竭力鼓吹者。但是,日本產的VCV生產線銷量極少,而MDCV生產線在世界上僅銷售8條,主要是瑞典、德國和印度等國在使用。中國電纜行業則直接崇尚日本,大量采用VCV,以致至今中國的VCV生產線條數已超過世界其他國家VCV生產線的總和,令國外同行刮目相看。
芬蘭和德國的電纜設備制造商順應中國用戶的需求,一方面加大VCV的銷售力度,同時也沒有放棄CCV的技術改進和宣傳。對于人們擔心的絕緣偏心問題,設備制造廠商認為可以通過在CCV生產線上降低絕緣粘度和旋轉絕緣線芯的辦法來解決絕緣偏心,就是在機頭前和終端密封后,使用旋轉式牽引輪旋轉絕緣芯。對CCV的進一步技術改進是在生產線上增加了一種叫"EHT" (Entry Heat Treatment) 的裝置,從而保證了絕緣線芯的圓整度。通過這些技術改進,使原來的CCV生產線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出現了全新的HCCV生產線。這項HCCV技術改進已獲得巨大成功,歐美不少電纜廠商用于制造高壓交聯電纜,并沒有遭遇電力公司的困擾。臺灣沒有VCV生產線,全部用HCCV制造161kV交聯電纜,至今已制造了2萬多公里高壓交聯電纜,臺灣電力公司從未發布過電纜發生重大質量事故的報道。
早在2010年7月18日,江蘇新遠東電纜有限公司的 "采用HCCV交聯工藝生產220 kV交聯電纜新技術",就通過了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織的技術評審會。評審委員會由來自哈爾濱理工大學、國家電力科學院研究所、上海電纜研究所、國家電網電力科學院電力工業電氣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電力公司、北京電力公司、北京電力設計研究院、廣東省電網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浙江省電力試驗研究院、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福建省電力公司、廣州市供電局等技術專家組成,會議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洪燕主任主持,并由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雷清泉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國家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楊黎明,上海電纜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吳長順分別擔任副主任委員。
此次技術評審會的陣仗之大、規格之高、各路技術專家精英之全面,是中國電纜行業有史以來任何技術項目評審會和產品鑒定會前所未有的。既然中國最權威的電力部門和電纜科研、院校和質量檢測專家都已高調認可HCCV,那么在電纜行業內就不應該再出現關于HCCV的雜音。電纜商會藉此提出技術評標加分也在情理之中。
老實說,在當今的VCV、HCCV和MDCV三個高壓電纜制造工藝中,MDCV已經表現出沒有多大生命力;VCV在中國風行甚至作為"地標",立塔高度已達180米,但因其工程造價高、技術復雜而逐漸被冷落;只有HCCV技術,因其工程造價低、技術成熟、電纜產品與VCV相當,開始引起中國電纜行業的關注。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對高壓交聯電纜技術裝備認識上的一大進步。
我并沒有否定VCV的意思,誰都不可能否定VCV。我的愿望是應該理性看待VCV和HCCV。當中國的VCV"地標"游戲玩得太過分的時候,是否應該看看另一條技術路線。雖然現今中國大多數VCV的主人是民企,建設VCV花的是他們自己的錢,但應該想到的是,中國的VCV有多少成了"籠子的耳朵",浪費了多少國家資源。
技術創新無窮期。高壓交聯電纜制造工藝技術,除了MDCV以外,交聯媒質從蒸汽發展到全干式氮氣,生產線的布置形式從CCV發展到VCV,又從對VCV的反思之后對CCV做了大量改進,直到今天的HCCV,期間經歷了數十年的努力。遠東電纜公司的HCCV已經在中國印證了其先進性與可行性。現在,電纜行業和電力用戶應該給HCCV一個恰當的說法,電纜制造企業不應該繼續在VCV這一棵樹上吊死,電力公司的招標書上也不應該再設置關于采用VCV還是CCV工藝的技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