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輿情綜述
9月10日,由新華社的《經濟參考報》主辦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高峰論壇”在京開幕。《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美國著名趨勢學家杰里米·里夫金應邀首次來華對話,就第三次工業革命與中國、能源體系變革、技術創新等話題與來自科技部、工信部、新奧集團等國內專家和能源企業代表進行交流探討。
在論壇上,杰里米·里夫金表示,中國有著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有著持之以恒的耐心和長期規劃的眼光。與此同時,中國有著豐富的文化寶藏,以和為貴的人文精神。有這三大財富,中國有望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或將在25年內完成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轉型。這一論斷受到不少媒體追捧,被作為報道的重要內容和傾向。
與會專家討論的重點則在路徑實現上,國務院參事徐錠明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以綠色技術為核心;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李國斌提出,中國要走以兩化融合為內涵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科技部辦公廳副主任兼政研室主任胥和平表示,中國需明確戰略引領第三次工業發展;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表示,至2060年以后,進入未來能源體系的示范和推廣階段。
“第三次工業革命”日益受輿論關注
里夫金認為,在整個歷史當中,通訊革命與能源革命的出現、合并,將改變我們所有的經濟范式,改變所有的社會形態。他分析,19世紀規模化印刷與煤炭動力蒸汽機結合帶來第一次工業革命,20世紀集中供電與電子通訊結合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當前互聯網技術和新能源系統的發展將極大地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
在化石能源利用出現種種問題的形勢下,這一理論得到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積極回應。在我國,其成為熱詞,始于2012年5月底上海幾張大報集中編譯報道了4月21日英國雜志《經濟學人》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封面專題系列文章。
去年6月初,中信出版社引進翻譯出版《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文版,“又為這把‘火’添柴加油。”當月5日,新華網頭條新聞重點報道此事。
新華社副社長路建平先生在9月10日論壇開幕致辭時介紹,2012年,《經濟參考報》聯合新華網、中國新華新聞電視臺、新華新聞電視網等社內媒體用40多個整版,近1100多篇稿件,歷時一年多,連續報道了國外有關專家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思考和論述,中國有關方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研究和實踐。
《經濟參考報》總編輯杜躍進還介紹,為助推中國發展方式轉型,傳播以“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代表的中國新產業革命理念,除在北京舉辦第三次工業革命高峰論壇外,還在青島、長沙、石家莊等地舉辦“第三次工業革命講座”。整個活動稱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大講堂”,從9月8日持續到9月24日。
可否成為我國家戰略尚不清晰
在里夫金看來,支撐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從五個方面著手,而且必須同時建設,這五大支柱分別是:(1)向可再生能源轉變;(2)將建筑物改造為微型發電廠,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使用氫和其他儲存技術,存儲間歇式能源;(4)利用互聯網技術將電力網轉化為能源互聯網;(5)將運輸工具轉變為使用插電式及燃料電池的交通工具。
他認為,現在要保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不會消失,需要進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投資。基礎能源、基礎物流、基礎產品都要形成新的商業模式,這個過程需要25年到30年。2007年,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曾嘗試根據這一構想投資,由于2008年經濟危機,不少城市因無力支付實施規劃的財力而放棄能源系統改造,德國是實施該構想并堅持較好的國家。
在美國,里夫金在演講中表示,奧巴馬總統花了數十億的美元投入綠色經濟項目中,“但是他現在卻沒有得到綠色經濟”。因為這些錢投人到條塊分割、互相不連接的各個不同的項目中,而在這樣一個大型的經濟革命時代,所有的支柱是相互依靠、相互支撐、相互鏈接的,不能分割考慮。
據媒體報道,我國中央高層領導重視此預言,并要求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在論壇上,有專家也呼吁,“第三次工業革命所包含的智能制造、能源互聯網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技術創新為我國加速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帶來了重要的契機,也為我國突破能源環境的束縛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輿情傳播
中電傳媒輿情監測室監測數據顯示,9月10日至9月19日,第三次工業革命相關新聞報道700余條,以介紹里夫金的觀點及與會專家的點評為主。
媒體信息走勢圖
解析:9月10日,“第三次工業革命高峰論壇”在京開幕。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大講堂”的首站,新華社社長李從軍會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里夫金及其他與會專家,副社長路建平出席論壇并致辭。作為論壇的一部分,主辦方《經濟參考報》簡要報道此論壇流程以及大講堂的整體議程與背景。
《經濟參考報》等媒體主要報道與會專家的主要觀點,并得到較多轉載。如《里夫金:中國有望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美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將成亞洲新能源應用龍頭》、《胥和平:第三次工業革命關乎國家發展戰略》、《徐錠明:第三次工業革命以綠色技術為核心》、《李國斌:中國要走以兩化融合為內涵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等。
9月13日、16日、17日,“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大講堂”相繼在青島、長沙、石家莊開講。《里夫金:儒家哲學將會使中國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里夫金:沿海城市具有利用新能源優勢》等被報道,但轉載量明顯下降。
三、媒體及專家解讀
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理論,里夫金是主要倡導者,在論壇上,國內專家主要結合國內經濟、能源發展情況作點評報告,現將受媒體關注較多的報告內容整理如下: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史上第一次智能基礎設施革命
里夫金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史上第一次智能基礎設施革命,必將帶來人類生產力的突飛猛進發展。”能源互聯網將每一件家電、機器,每一個企業、住宅和每一輛交通工具都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智能網絡。僅在美國,就有2600萬數碼智能電表在提供電力使用的實時信息。今后十年,美國和歐洲以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每一座建筑物都將裝上智能電表。
“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而言,面對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大挑戰是觀念上的徹底轉變。中國目前仍在探索階段,正在嘗試各種可利用的能源,但路徑并不清晰。”里夫金說,中國確實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不幸的是,中國是在過去20年間第二次工業革命達到頂峰時才加入的。
現在,如果中國想在新世紀扮演領軍角色,就需要加快發展速度,以適應即將來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如果單純依靠化石能源、核能,以及集中供電等技術,就不是處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
里夫金表示,未來幾年,中國需要對未來經濟走向作出重要決定。中國面臨著繼續長期使用化石能源的巨大誘惑,也具有發展新能源的巨大潛力,何去何從影響著中國及人類的前景。
——9月2日《經濟參考報》
(未完,詳情見《電力決策與輿情參考》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