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投資建設和經營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且再次明確電網按月與企業結算補貼。業內人士預計,國家對分布式發電的細則明確后,未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將迎來巨幅增長,但經過上一輪的產能過剩,對新一輪投資潮的來臨還需更加警惕。
分布式發電細則明確
《辦法》指出,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投資企業、專業化合同能源服務公司、個人等作為項目單位,投資建設和經營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就近消納、電網調節”的運營模式。電網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優化電網運行管理,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運行提供系統支撐,保障電力用戶安全用電。鼓勵項目投資經營主體與同一供電區內的電力用戶在電網企業配合下,以多種方式實現分布式光伏發電就近消納。
業內普遍認為,細則中,總量控制,省級備案、補貼由電網按月轉付、按月結算余電上網電量電費、開發區內允許轉售電等內容成亮點。2014年光伏建設逐漸過渡到以分布式為主的方向較為確定。
申銀萬國新能源行業分析師余文俊表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操作中有不少實際困難,以前一個項目批復下來大約需要半年左右,現在投資分布式發電項目只需要在地方備案即可,效率大大提高,未來分布式發電項目規模將大大增加。
政策刺激有望出現分布式“大潮”
日前,國家能源局表示,今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預計新增1000萬千瓦,2013年底累計光伏裝機將達到16.5GW,其中分布式光伏項目5.7GW,光伏電站約10.8GW;2014年各省光伏發電新增規模預計11.8GW,其中分布式約7.6GW。2014年相關政策將更多向分布式電站傾斜,預計分布式光伏發電將占新增裝機規模的60%左右。
事實上,隨著中國西部集中光伏電站的大規模建設,問題已經有所顯現。部分地區用電量低已經無法完全消納這些電量,加之電力系統接納能力的限制,使光伏電站無法大規模發展。因而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自發自用,既能滿足東部地區大量的消費需求,又能減少電力輸送成本,是未來國內光伏發電的主要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一直困擾光伏發電大規模使用的成本問題也有所突破。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大概在2020年左右,光伏發電就要實現平價上網,就不再靠國家的補貼,而直接進入市場機制的發展軌道。
因此,專家預計,我國完成2014年光伏新增總裝機目標完成概率較大,但鑒于政策配套欠完善、商業模式欠明晰等因素,完成分布式新增裝機目標則存在低預期的風險。
需警惕閑散產能死灰復燃
在利好政策持續發酵的刺激下,國內光伏產業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但如果光伏市場受到國內政策等因素的刺激,價格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后,不排除國內閑置產能擴張的可能性。
正信太陽能總經理王迎春表示,這次光伏產業的回暖,主要來自國家政策的刺激,各個部門針對補貼、退稅、電價并網以及融資等問題出臺了若干配套政策,對國內光伏市場的應用形成了有力支持。尤其是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補貼力度較大。
據統計,國內600多個城市有300多個光伏產業園,其中百億元以上的有20多個,各個地方政府都有扶持政策,扭曲了市場調配資源的作用。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坦言,一些閑置產能又啟動了,應防止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再次出現。
面對光伏產業新一輪擴張的趨勢,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經過近兩年的產業調整,部分光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已經破產,但這些企業一旦收到訂單馬上又能重新生產,是隱患。
光伏產能過剩與地方政府為了GDP盲目上大項目是有關,要想徹底解決過剩問題,必須打破固有利益鏈條,盡量減少政府干預,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的作用,鼓勵兼并重組,優化配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