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以能源局為一方,以能源巨頭為另一方的改革主導權之爭仍將持續(xù)。
文|趙紫高
兩會前夕,一系列由國家能源局主導、頒布的政策相繼出臺,顯示出較為強烈的改革意志。改革的方向,依然圍繞2014年能源工作會議的基調開展——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繼續(xù)清理和修訂能源領域阻礙民間投資的法規(guī)文件。
此番系列政策的出臺,除去能源局在新能源領域固有發(fā)言權外,更為矚目的應是國家能源局在此前無從置喙的傳統(tǒng)領域,發(fā)出了顯著信號:不僅電力體制改革售電側有望突破,事關民資進入中游腹部的《油氣管網(wǎng)設施公平開放監(jiān)管辦法》也相應出臺。前者可視為新的能源局成立后承接電監(jiān)會的權職能量,后者則呼應了石油系統(tǒng)反腐的絕佳良機。
高壓反腐在壁壘森嚴的能源領域鑿開了易于改革的突破口,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期明確表態(tài),要重點查辦國家重點投資領域、資金密集行業(yè)特別是鐵路、電力、石油、電訊等壟斷行業(yè)的案件。這種自上而下的施壓一方面促使能源巨頭內部變革,另一方面也為能源局等部委提供了施行改革的契機。
從當前局面來看,以能源局為一方,以能源巨頭為另一方的改革主導權之爭仍將持續(xù)。改革的窗口與路徑,以及能在多大尺度上向民間釋利,也將陸續(xù)在雙方的博弈之中顯露。
今年霧霾鎖國,為能源局在新能源這個順暢施政領域提供了更為強力的國情基礎。不僅當前風電、光伏迎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復蘇時刻,地熱、核能等此前未入“法眼”或備受挫折的新型能源也大受青睞,位處傳統(tǒng)能源邊緣地帶的天然氣,今年也將有相當大的突破。不過,能源局要想打破“新能源局”的外界標識,就必須在傳統(tǒng)能源領域建立起足夠強勢的話語權,以確定能源改革的統(tǒng)一與深度。
這無疑與各路能源巨頭產生了利益上的深刻交叉,同時,又因弱勢國企和民間資本所抱有的較高期待,各利益主體由此產生出相互交織的分歧自不待言。以霧霾的成因及解決方案為例,各方的判斷和觀點竟有云泥之別。
討論較多的,是燃煤電廠究竟是否為霧霾禍首。這一爭議在幾年前霧霾初起時便有,事實上,根據(jù)科學的空氣污染物顆粒分析,便可下定結論。之所以爭議纏繞至今,還是因為各方利益無從妥協(xié)、退讓,也無強力主管單位能夠協(xié)調得當。而以引霾出京為口號,國家電網(wǎng)加速推進特高壓戰(zhàn)略,并坐等能源局批復。此番能源局如何接招,成為外界觀測能源局能在多大程度上主導改革的絕佳視角。
反腐和霧霾,在客觀上均為能源局提供集權施政的有利條件。可見的變量,現(xiàn)可判斷有兩大板塊:一是新能源或清潔能源將迎來高于規(guī)劃的提速階段,以往并網(wǎng)困境、上網(wǎng)電價、財政補貼缺失等問題有望獲得大幅度舒緩;二是傳統(tǒng)能源的流通領域市場化程度或有顯著突破,包括成品油銷售、油氣管網(wǎng)和配售電側,這均是改革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業(yè)界坐二望三,希冀在油氣上游勘探領域和電力體制改革能基本面上有重大突破,從目前來看,這一期待難度太大,或說即便有所動作,也應是有名無實。
兩大變量板塊均概括不同的產業(yè)形態(tài),各有千差萬別,也未必都能有利好突破。清潔能源變量在于迎合了國家治霾的決心和緊迫性,傳統(tǒng)能源流通變革則以向市場、向民間展示改革的示好之意,也是阻力較小、讓利較少的突破口。能源局如何把握變量,運籌調度,兩會之后應可見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