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電纜市場不穩定的主要因素在于產能過剩。據統計,截至去年為止,國內電纜行業產能過剩超過40%,說嚴重點就是生死攸關。眾所周知,一個行業的產能利用率低于80%即可稱為產能過剩。而目前,電線電纜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在60%左右,產能過剩現象已十分嚴重。而即便如此,目前國內仍有一批在建、擬建項目,電纜行業產能過剩將愈發凸顯。而不僅電線電纜行業如此,光纖光纜市場亦然。
電纜行業產能過剩的原因
第一,電纜生產企業對生產當地的GDP拉動顯著,再加上電纜入行門檻低、地方間形成惡性投資競爭、體制改革的滯后等原因,造成產能不斷擴張,供大于求。
第二,國內電纜產業的技術水平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這使得電纜生產企業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資源投入和產出的數量擴張,以及價格的競爭上,而不是集中在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和質量的改善上。
第三,由于從生產要素投入到形成生產能力有一定的時滯,當未來市場需求長期看好時,不少企業為了避免喪失市場機會,產能規劃一般都適度超前于市場需求,“窖藏”一部分生產能力,從而造成市場需求高峰到來之前的產能過剩。
電力電纜產能過剩的風險
目前,電力電纜行業產能過剩十分嚴重,行業處于臃腫狀態,常規電纜擠壓嚴重,新的產品技術不夠成熟,處于瓶頸時期。
電力電纜行業在大多投資高壓、特高壓項目,而近兩年的高壓、特高壓項目周期大多一年左右。也就是說,這些近兩年投資的電力電纜特高壓項目的產能擴張效應會在未來兩年釋放,這些將給電力電纜行業高端領域帶來一定的壓力。
據統計,全球目前具備高壓電纜生產能力的企業約200家左右,而中國目前具備高壓生產能力的企業約78家左右,占全球的40%。
電纜產品產能過剩必然直接帶來利潤率下降和低價競爭,而低價競爭又造成偷工減料等問題。目前中國市場形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線纜回收產業鏈,將國外退役的電纜收購回來,加一部分材料,就用來制作電纜。此外,國內很多線纜企業,甚至在光纜生產過程中都加入了再生料,且呈現常態化,僅有少量出口的線纜產品不采用再生料。這一度嚴重影響到電纜上游產業——原材料供應商的切身利益,他們憤恨地表示,由于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低,國內市場銷售三五噸的原材料的收益,還不足出口一噸的收益高。
光纖光纜產能過剩的風險
去年8月份,國務院印發了《“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首次將寬帶定位為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部署未來8年寬帶發展目標及路徑,寬帶戰略由此從單一部門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同年12月份,國家工信部發放4G牌照,宣告電信4G時代來臨。“寬帶中國”戰略及4G必將帶來光通信行業新一輪高速發展,更是帶動了光纖光纜行業的發展,對于國內線纜行業來說是一大喜訊。
但截至目前,盡管光纖光纜行業需求旺盛,但由于光纖光纜的產品屬性所限,其光纖本身生命周期大概50年,而一旦一次產品更新或換代完成,而后的需求就會明顯減弱,行業便會直接走向平淡,所以當前中國光纖光纜行業雖然發展很好,但光纖光纜的產需量已經超過100%,產能擴張期后,行業很可能沉寂。所以,從長期來看,行業的市場前景并不樂觀。
而光纖光纜產能過剩又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光纖預制棒的產能擴張,二是光纖企業的產能擴張。在光纖預制棒方面,在過去兩年,由于行業欣榮,行業近階段擴容規模較大,而這些擴容規模也會在近期釋放。
在光纖企業產能擴張方面,去年,在市場的刺激下,行業很多光纖企業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在2012年均有較大擴產動作,都進行了擴張,8大主流企業占總市場規模的95.71%;其中長飛的產能擴張估計達3200萬芯公里,達市場總擴張規模的17.78%。
在光纖產能擴張上,2013年國內光纖產能超過1.8億芯公里,同比增加27.54%,近一年新增的產能不僅包括原行業企業長飛的700萬芯公里產能;亨通的800萬芯公里產能;也有新進入光纖行業的凱樂科技的1000萬芯公里產能。在國內行業供需上,2013年1.8億芯公里的光纖產能已然滿足國內1.47億芯公里的光纖需求。
對整個電線電纜行業而言,不管是電力電纜的產能過剩還是光纖光纜的產能過剩,都給國內電纜行業埋下了隱患,更是制約了國內電纜產業公平、健康、可持續發展。盡管“兩會”利好消息不斷,但是相較于行業的產能過剩以及考慮到產品的技術含金量等,能夠消耗的產能或許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