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實現“清潔高效”再升級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計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 于海江
“打造中國電力裝備發展的升級版是打造中國制造升級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不可替代的環節。在清潔能源發電比例不斷增長以及國家對高效環保發電設備需求強烈的新形勢下,讓電力裝備在‘清潔高效’上不斷實現升級,是打造我國電力裝備‘升級版’的重要保證。”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計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您認為現階段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存在哪些問題?遇到哪些發展瓶頸?
王計:從技術層面看,一是高溫材料、共性技術及元器件基礎研究不夠,滿足不了核心技術發展的需要;二是統一的設計標準、技術規范從覆蓋的內容到使用面,既不能滿足技術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沒能對發電裝備“走出去”形成直接的推動;三是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創新機制不活,重實用,輕研發,高層次的研發隊伍尚未真正建立。
記者:對于現階段電力裝備行業存在的問題您有哪些建議?如何不斷提高我國電力設備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王計:面對這些問題,首先要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并以此為導向,將政、產、學、研、用有效結合,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沿技術的發展,由國家和企業共同出資,在企業內建立國家級研究(試驗)中心,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商品的步伐。
電力裝備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國家有關部委可在國家重大專項和科研項目申報、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電力裝備國產化等方面,制訂和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對企業首臺套設備予以同等優先,在重大項目引進技術時,堅持以市場換技術,并讓國內企業在市場中占有一定份額。
在對央企的評價考核上,要不斷研究和探索。
將年度考核與任期考核相結合,避免企業短期效應。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嘗試將企業技術創新投入視作上繳利潤的新模式。
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和“知識產權保護”戰略,有效地在海外消化產能和保護品牌。為此,國家相關部門要制訂相應的支持政策。
記者:近年來,在國家重大裝備科研課題方面東方電氣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未來將作出怎樣的戰略布局?
王計:近年來,東方電氣積極調整和優化傳統發電設備結構,加快發展大型高效清潔發電設備。
水電方面,在總結三峽、溪洛渡機組成功制造投運的基礎上,將重點研發100萬千瓦等級大功率水電 機組、抽水蓄能機組和大型貫流式機組。火電方面,以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燃煤發電機組的效率,降低熱耗,減少排放為追求目標,重點研發和提升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機組的功能指標,并對已投運的燃煤機組進行提質增效改造。重點發展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積極開展700攝氏度超超臨界機組的研究工作。
核電方面,充分利用現有優勢,按計劃推進三代核電CAP1400、ACP1000及AP1000核島、常規島主設備自主研制。燃氣輪機方面,在做好F級重型燃機的跟蹤服務、提質增效的同時,積極爭取承擔國家重型燃機重大專項任務。
風電方面,重點發展2兆瓦~5.5兆瓦大型風電,重點放在提高風電機組的出力和使用的可靠性上,使其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5.5兆瓦海上風機已投入商業運行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市場的開發工作。太陽能發電方面,繼續推進太陽能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技術研發,在電池片光電轉換效率已達到19.2%的基礎上,力爭再上一個新臺階。
在創新發展模式、促進轉型升級上,按照“三個轉變”的目標,著力推進并實現由“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效益增長轉變、由注重產能提高向注重技術進步轉變、由制造型企業向制造與服務型企業轉變”,促進集團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