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即多用多掏錢,實行資源產品使用階梯式收費。由于部分居民的使用成本有所提高,階梯收費在推出之初也曾遭遇“漲價”質疑,但從全國階梯電價實施半年來的情況來看,超過八成的居民電費支出沒有增加,而居民的節電意識卻顯著增強,階梯收費引導節能消費的導向作用效果明顯。
我國資源性產品全面進入階梯時代
由于資源品是民生之本,一味追求“純市場化”改革,顯然偏離國情。長期以來,我國主要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并嚴重向居民消費傾斜,實行福利性的水電氣價格。但隨著資源性產品越來越稀缺,“計劃電”“廉價水”已嚴重限制我國資源性產業的發展。另外,消費的低成本也造成了部分浪費和無節制消費。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研究資源類價格改革。但或因利益分配的復雜性,或因通脹壓力、政府保民生的顧慮,改革一再延遲。而另一方面,高能耗困境讓“非市場”資源價格日益“捉襟見肘”,頻頻發生的“電荒”“油荒”“氣荒”即是明證,深化改革已成必然。
但作為重要的民生消費產品,水電氣完全市場化顯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階梯化收費便成為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2012年7月1日,階梯電價在全國全面開始施行。與此同時,部分省市也開始嘗試實行階梯水價和階梯氣價,將資源性產品階梯化趨勢進一步鋪開。據了解,目前,全國36個大中城市,已經有17個城市實行了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而全國性的階梯水價方案也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中。另外,湖南、河南、河北、江蘇、廣東、海南等6省也已實行或準備實行階梯氣價。至此,與民生相關的三大重要能源產品都進入“階梯時代”。
階梯水價調控效果初顯 階梯化趨勢對民生影響有限
對于資源性產品的階梯化改革,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哪一種資源型產品,“階梯價格”本身是價格結構的調整,目的在于拉開價格檔次,倡導大家節約資源和能源。而從我國階梯電價施行近半年來的情況來看,這種階梯化模式的調控效果已經初步顯現,而這種階梯化對居民生活影響有限。
據新華網12月12日報道,階梯電價實施近半年來,一些地區居民用電增幅放緩,階梯電價引導節約用電正效應初現。據大洋網10月12日報道,數據顯示,廣東實施階梯電價后 用電量下降超1成。
另外,由于我國實行階梯收費政策都是在參考居民使用情況設定的,所以對大多數居民生活來說并未造成太大影響。以階梯電價為例,據人民日報12月4日報道,階梯電價實施五個月以來,上海只有13.4%的家庭用電量超出第一檔,需要多付每度5分錢。另有5%的家庭進入第三檔電量,超出部分需要每度多付0.3元。而從目前各省公布的方案來看,階梯水價對民生的影響也不會太大。以廣州為例,據中國證券報11月21日報道,除廣州基本用水量設置在每戶每月26立方米外,深圳為每戶每月22立方米,南京為每戶每月20立方米。我國人均用水量大約180升/天,一個三口之家每月21.6立方米,這意味著在現有階梯水價實行方案所設置的基礎用水量下,大部分城市居民不會產生超額用水的情況。
雖然如此,階梯收費對居民生活習慣的影響卻已深入。實行階梯電價后,不少居民在選購家用電器時,省電還是成為了第一標準。 不少商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實行階梯電價后,能耗1、2級的特別好賣。而北京市民呂先生也表示:“現在買電器確實會多關注能耗問題,雖然眼前可能買的貴點兒,長期算應該還是更合適吧。因為可能每天只能省一點點電,但北京階梯電價是按年結算的,也許就是這一點點電會讓你進入第二階梯!
不過,有地方供電部門和基層干部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居民用電受氣溫等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階梯電價對促進電力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的長期效果,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僅僅幾個月乃至一年內的數據,還無法很好地說明問題。需要通過多年的運行,以及更多年份的用電量數據,將其與以往多年的用電量自然增長率進行比較,并排除氣溫等其他導致用電量變化的因素,才能最終確定階梯電價在促進節約用電方面的實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