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定洲
在外資分析師暢想英特爾數百億美元收購聯發科的可行性之時,業界傳言英特爾以90億元(約15億美元)資金入股清華紫光集團,占股20%,并授權紫光使用x86架構處理器用于智能手機。據業界權威人士向筆者確認,雙方交易已經接近完成,英特爾將成為紫光的戰略合作伙伴。
這意味著,英特爾在智能手機芯片領域幾進幾出,多年努力付之東流。聽起來似乎令人難以置信,英特爾的豪言壯語言猶在耳,其雄厚的資本與先進的制程工藝令競爭對手為之側目。但似乎又順理成章,在走向寡頭競爭的智能手機芯片領域,英特爾花大價錢體驗了一把后,將換一種新玩法,不再親自捋袖子干活,很有可能專注于處理器架構和制程工藝,通過扶植“小伙伴”和ARM生態鏈競爭。
不想玩了
信息科技領域有一個著名的“70-20-10法則”,行業第一的公司能夠獲得70%的份額,日子過得十分滋潤;排名第二的公司能夠獲得20%的份額,剩下的長尾只能分享10%。例如在PC處理器市場,多年競爭后主要剩下英特爾和AMD一大一小兩家公司,占據超過90%的份額;又如服務器芯片領域,當市場領導者英特爾加強投入之時,三星和英偉達等巨頭選擇了放棄,因為剩下的份額不多了。
當前的智能手機芯片市場,正處在PC處理器發展歷史的中期階段。獨立芯片公司群雄混戰,到如今只剩下高通、聯發科、英特爾、Marvell、紫光/展訊等寥寥數家。德州儀器、飛思卡爾等巨頭早已離場,今年英偉達和博通也選擇了退出,市場分析師預測,智能手機市場最終將只剩下2~3家獨立芯片公司。
盡管Marvell在LTE領域反應很快,早早推出了五模芯片,但C114所接觸的幾位分析師,均認為其最終會因無法承受激烈競爭的壓力而選擇退出。英特爾則是最大的變數。雖然高通和聯發科牢牢占據前兩位,但英特爾擁有資本和制程工藝兩大殺器,以及拼殺PC處理器積累的豐富的市場營銷經驗,況且其基帶芯片本身實力不俗,長期占據市場前三位。
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 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高通、聯發科與展訊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6%、15%與5%,英特爾三年來首次跌出前三。原因則是2G和3G份額被聯發科吞食,4G又落后于高通。應用處理器方面,英特爾X86架構始終無法和成熟的ARM生態鏈競爭。
今年是中國的4G元年,中國龐大的移動市場以及更加龐大的智能手機廠商群體,成為決定芯片公司成敗的關鍵因素。高通抓住了技術,聯發科抓住了市場。英特爾的反應,終究是慢了一拍,英特爾自身也不否認這一點。明年也許還有機會,但已經“累覺不愛”的英特爾,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據業內人士透露,不僅僅是紫光,今年英特爾還找過不少芯片廠商談戰略合作,包括資本層面的投資入股。事實上,在上半年,英特爾宣布了和國內平板電腦芯片龍頭瑞芯微的戰略合作,據悉“很有可能”涉及資本層面。而紫光在收購展訊和RDA之后,已經是國內智能手機芯片設計的龍頭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