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金沙江中游一庫八級電站中,目前已經并網的有哪幾座?
黃志斌:除了尚未啟動施工的上游龍盤、兩家人水電站外,現在并網發電的已有阿海、金安橋、龍開口,7月份魯地拉首臺機投產,稍晚些的是梨園、觀音巖水電站,預計在2014年底或者2015年初首臺機投產發電。
記者:對于水電工作者來說,環保、移民、安全仍是當前水電開發最繞不過去的問題吧?
黃志斌:沒錯,這些年國家對環境意識、人本意識和安全意識越來越重視,其實是好事,我們搞水電的,不應該回避這些問題,有問題就要正視它,解決它,才能最后要把項目干好。
先說環保吧,我們提出了一個“主動環保”的理念。主動在工程上運用新材料和新技術,真正做到節能降耗。比如,電站建設中要用到臨時跨江懸索橋,通常情況下索橋都是將鋼索兩端錨固在河谷兩岸,鋼索上面鋪上車道板和人行道就架起了懸索橋。這種索橋的通病就是橋體左右晃動大,上下起伏大,而且隨著跨度增大而增大,必然降低索橋的車輛通過能力,甚至導致行車安全事故。為此,我們在索橋兩側采用了兩根與上部懸索反向拉伸的倒張索,通過豎向拉桿使下部的兩根倒張鋼索形成倒張拱,整個橋體構成柔性超靜定結構,這種橋型不僅大大減少了晃動和起伏,提高了行車平穩度和安全度,而且還大大提高了車輛的通過能力。做成雙車道更使索橋的交通量翻倍,加快了水電工程的建設進度。此外,倒張拱索橋的建設速度快,建橋投資省,遠比同等跨度和寬度的懸索橋或鋼筋混凝土橋節能降耗。
當然,這只是“主動環保”理念的一個方面,這個理念的核心其實就是要在環境問題上“有所為”, 邊建邊綠化,到時候電站建成的時候,我的綠化和周圍的環境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記者:近些年,特別是三峽工程后,我國在水電移民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對于我國水電移民的問題,您有什么看法?
黃志斌:移民問題非常復雜,牽扯的方面很多,但總體上說,我國的水電移民大多是成功的,基本讓水電移民實現了“移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當然我們也得重視移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根據現行國發的471號文,項目占了多少地就得還給移民多少地,但像云南這種山區省份你找不到那么多土地來置換怎么辦。而且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還會涉及到民族問題。所以,我們盡可能做到了藏民就去藏民的地方,納西族就在納西族的區域,沒有多余土地就幫助移民實現就業方式的轉變。這個過程中出現了除移民外其他的安置方式,可以使移民不再從事農業。
因此,總體上我們傾向于一種長效補償機制。我們公司參與云南省移民局、發改委編制的“16118”移民新政,不僅移民思路切合云南實際,金沙江中游的執行效果也是很好的。這個政策很受移民歡迎,國家相關部門也給予了充分肯定。16118就是建立1項長效補償機制,6種安置方式、1項后期扶持和1項產業發展扶助,最后是8項輔助措施,目前整個云南省都在實行這個政策。
記者:從業主方的角度,您認為在項目監管方面上您有什么看法?
黃志斌:業主不是工程具體的實施方,但卻處在項目管理的核心位置。俗話說,設計是龍頭,監理是保障,施工是主體,業主是核心。業主在項目管理上就要強調“管大的,放小的”。什么是“管大的”?一是重大設計方案,一定要管住;二是重大的施工組織方案,這兩大方案把項目實施的總體調子確定下來,好讓現場監理來具體監督實施。施工隊伍根據兩大既定方案再完善其施工過程中的局部細節,項目施工監管就能做到八九不離十。設計提出相關技術質量和功能要求,業主注重宏觀面和關鍵節點,監理和施工單位落實細節,各盡所能,各施其責,各方揚長避短讓施工管理變得輕松自如。
作為業主,我認為在施工管理中要力爭做到“三明”:即聰明、精明、開明。聰明就是上面說的管大放小;精明就是懂得算賬,找出最佳方案,管住質量和計量;開明就是強調齊心協力,同舟共濟, 風險共擔,讓合作方實現雙贏。
記者:最后,作為一個水電人,您認為未來幾年,我國水電發展將呈現怎樣的一種態勢?
黃志斌:新一屆政府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在這個進程中離不開清潔能源的發展。水電作為目前最主要的清潔能源,應該科學有序地推進我國水電的開發。另外,從水電的開發前景來看,我們未來還有兩億多的可開發量。未來我們也考慮向西藏、新疆這樣的西部地區進行水電的開發,我去考察過幾次了,相信未來在這些地區,水電的開發一定能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