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35年時間從農業大國發展為工業大國,在實現經濟結構快速轉型的同時,也面臨著工業“大而不強”,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處于低端的尷尬局面。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順應全球經濟服務化發展趨勢,推動中國經濟服務化的新一輪結構轉型,是中國當前及未來相當長時期的新挑戰與新任務。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這標志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2012年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規模達到9750億美元,增長率為40%,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8萬億美元。生產性服務業在美國的大規模擴張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1980年以來,美國經濟中的生產性服務業增長了60%,是其整體服務業增長幅度的兩倍多。近年來,大約一半行業增加了對作為中間投入的生產性服務的購入,增加最多的是計算機和電子產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國際服務業轉移的廣度和深度都在不斷擴展。在新一輪世界性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中,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雙轉移”趨勢日漸明顯,在跨國公司新一輪產業調整中,資本向服務業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美國的“再工業化”風潮、德國的“工業4.0”和“互聯工廠”戰略,以及日韓等國制造業轉型都不是簡單的傳統制造業回歸,而是生產模式的創新、生產效率的提升與新興產業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突破,給信息技術應用模式帶來了一場深刻變革。3D打印、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技術取得了積極進展。
相比之下,中國在全球制造鏈中存在的高度路徑依賴和在全球服務鏈中面臨的巨大“瀑布效應”(由于外部壓力而導致快速擴張或發展),都使得中國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缺乏內在的動力。因而,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所面臨的局面比發達國家經濟“服務化”的過程更加艱難和復雜。
從服務業發展規律來看,目前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為70%,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服務業比重則達80%左右;服務出口占世界貿易出口的比重為20%,而我國服務出口占對外貿易出口的比重不足9%。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產出在2012年即超過世界總量的20%,成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
然而,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情況十分突出,我國制造業增加值率只有26.5%,遠低于發達國家35%-40%的水平。我國制造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是日本的9倍、德國的6倍、美國的4倍。許多行業還存在著“貧困化”增長的現象:我國在參與全球國際分工過程中,低成本勞動優勢加大了現階段低技術生產性服務出口密度,迫使我國在過度追求“量”增的同時,表現出“質”劣的貿易條件惡化格局,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獲利能力不斷縮小。
“由于我國生產性服務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必須通過外部進口先進的生產者服務來滿足國內不斷上升的高端生產性服務要素需求。目前,發達國家生產性服務的增加值總量已經占到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表示,從全球生產供應鏈布局來看,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最優化的生產布局,將產業鏈延伸到各個角落。這導致許多發展中國家制造企業只是構成跨國公司整體運營過程中相對比較封閉、單一的環節,產品線和產業鏈延伸不足。從長期來看,我國生產性服務受到發達國家技術鎖定、市場鎖定、利潤鎖定的多重壓力,非常不利于出口技術結構的提升。
未來要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服務”的核心就在于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大力推進制造業“兩化(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智能化,為此,羅百輝建議要高度重視3D打印、機器人技術、大數據產業開發,前瞻布局核心智能制造技術,進一步整合研發資源,構建產學研合作體系。同時,應該積極鼓勵發展各類綜合性服務平臺,支持發展第三方供應鏈和跨境電商平臺,大力提升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服務端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