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節能網訊:“在社會未達成廣泛共識之前,絕不辦理立項手續,絕不開工建設。”繼12日廣東省江門市政府決定再延長10天時間公示中核集團龍灣工業園區項目后,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龐國梅13日卻突然向公眾這樣表態。同時,鶴山市市長伍宇雄在發布會上宣布,由于社會各界人士反對意見比較多,對中核龍灣工業園項目不予申請立項。
當年,有超過40個地方政府激烈爭奪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集團”)這個投資近400億元的核燃料加工廠項目,最終,江門鶴山市勝出。根據官方的說法,該項目2017年建成后,產能可滿足核電發展2020年規劃的50%燃料需求,無論是在工業產值還是在稅收方面將會再造兩個鶴山。
但老百姓似乎并不認可官方的樂觀估算,從7月4日江門市發改局發布《中核集團龍灣工業園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示》(下稱“穩評”),征求公眾對該項目的意見起,民眾的反對聲音在網絡上迅速發酵,網上的“核擔心”逐漸升級為“核危機”。
臺風中心是最平靜的
核燃料不是新名詞,我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建設核燃料廠,至今仍在運行。就在政府部門欣喜征地順利的同時,公眾聲音幾乎一邊倒:為什么在人口稠密的珠三角地區進行這個危險項目?若核泄露,將對周邊多少公里的地區造成影響?4月已經動工,為何7月才告知市民?項目是否應該提前開聽證會?
起初,反對聲僅出現在江門市的幾個公共論壇和部分江門市民的微博上,后來,反對的聲音逐漸蔓延。
一名當地的居民表示,周邊的人都是談“核”色變,怕在極端的情況下,發生不可預料的事情。至少他們在7月4日政府發布公示之前,對這個中國東南沿海第一座核燃料加工廠都是一頭霧水。
在調查中發現,項目選址地的居民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恐慌。
該項目確定選址于址山鎮大營工業區。在從鶴山市到址山鎮30多公里的路上,并沒有看到一條反對的橫幅。到了址山鎮位于昆聯村的核燃料項目基地,只見遠處山丘邊立起了氣象觀測塔,四周雜草叢生,甚至找不到介紹該項目的牌子,并未發現質疑聲音中“項目4月已開工”的跡象。
鶴山市政府也在回應中提到:氣象觀測塔主要用于大氣氣象監測和環境氣象資料的收集,是項目開工前的必備前期工作。因為國家對核工業有嚴格的管理規定,為做好以后對項目輻射水平的監測,需要在核燃料廠還沒有開工前對當地的天然本底輻射水平進行監測。
昆聯村到項目基地不到1公里,因是農忙時節,沿途村民們都把稻谷平鋪出來曬,馬路被占了一半,附近是衛浴、廚具的廠區,這是當地的支柱產業。
中核龍灣工業園項目涉及這里1個村委會和7個生產隊,昆聯村村委書記林海表示,當時征地工作還算順利,幾乎零投訴。
村民郭練說,離家這么近,一開始還是挺擔心的,春節后,政府組織大家到宜賓核燃料廠參觀,也請專家來開講座,盡管還摸不著頭腦,“但當地政府領導也在這里住,我覺得他們不會犧牲安全來獲取經濟效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