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又被“黑”了。在美劇《硅谷》中,投資人助手安排了一輛無人駕駛汽車送小員工Jared回家。可憐的是,這輛走在半路中的車突然開始執行日程中早已編好的指令,完全不顧Jared呼喊著停車停車,自顧自奔向了它的下一個目的地——一個荒無人煙的海中孤島。
這就是機器的運作邏輯,它們不受情緒干擾,按照程序辦事,難以應對突發事件。善變的人類總是不可控地讓自身與機器同時處于不知所措中。于是,無人駕駛汽車一次次變成了科技笑話的主角。
谷歌顯然要扭轉這樣的看法。經過5年的研發,谷歌本周毫無征兆地將一輛外形小巧可愛的無人駕駛車原型推向了大眾面前。是的,每個看過視頻的人都承認,這個帶有“笑臉”的小車讓我們充滿好奇。
一 無人駕駛汽車運作原理
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原型沒有方向盤,也沒有剎車踏板。只要按下一個按鈕,這個雙座電動汽車就朝著目的地行駛。相比于此前僅僅是改裝現有車輛,比如給雷克薩斯(Lexus)運動型多用途車(SUV)裝上雷達、攝像頭和其它傳感器,如今外形可愛的原型車瞬間提升了汽車的親和力。
為了保證安全性,原型車的最高時速為每小時25英里(40公里),擁有可壓縮泡沫材料制成的發動機蓋和柔性擋風玻璃,以此降低撞車帶來的沖擊力,同時也保護行人安全。每輛車配有兩套發動機,即使一套失靈,另一套也可確保車倆安全行駛。
相比于普通人只有120度視角來觀察周圍駕駛環境,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視角是360度。想要讓自動駕駛夢想成真,汽車需要獲取和處理的信息包括兩類:我在哪里,周圍有什么——前者借助GPS定位來實現,后者則通過傳感器和軟件分析周圍事物的形狀、速度、大小等來判斷。比如周圍哪些是車、哪些是人、哪些是信號燈。
信息接收后就要做出判斷和決定:接來會發生什么,應該怎么應對。這個過程考驗無人駕駛汽車系統的軟件智能程度。比如前面的人流要朝哪兒走、附近的汽車是不是要超車、什么時候應該轉彎等。
這些聽上去對人類駕駛員而言并不難做出的決定,卻成為了無人駕駛汽車需要提升的最核心運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