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2014年中國西部光伏電站的建設快要迎來開幕期,不管是光伏組件制造商還是以逆變器廠商為代表的BoS平衡系統部件供應商,上半年在國內的出貨都表現不佳,他們在等待下半年的項目開工。
“整個行業都不好做,或者說最好做的時候已經過去。”一位光伏項目銷售經理如是說。
然而,對于有些企業而言,在不好做中成為做到最好的那個,也是不錯的。
西部重要光伏城市機場隨處可見晶科能源的廣告,晶科的中國市場銷售團隊常年在大西北駐扎,跑路條、找項目、談關系、運組件、建電站。
晶科在中國市場的組件銷售增長迅速,儼然西北光伏電站“一霸”,2013年晶科能源全年總出貨量接近2GW,市場占有率約5.6%,業績表現靠前,成為率先實現盈利的中概光伏企業,股價增長迅速,全年上升接近400%。
2014年第一季度晶科組件出貨455.1MW,項目業務的電力銷售收入環比提高60%,第二季度將開始建設200-250MW的項目,到第二季度末,將并網140MW,全年組件出貨目標制定為2.3-2.5GW(不包括自身項目開發)。
如今,晶科啟動了新的上市計劃,計劃將手頭上及今年將要完成的電站打包上市,業內分析師指出,如果于2015年在美國或香港上市,將對下游電站的估值有明顯的正面影響。
晶科地面電站國內市場開展的如火如荼,隨著中國分布式政策的逐一發布,也將一部分目光轉移到了分布式。
按照國家規劃,2014年的新增分布式裝機量會達到8GW。對于企業而言,8GW分布式裝機容量的目標是很好的機遇,但同樣也是挑戰,挑戰企業的營銷模式、技術服務團隊和渠道是否能與之配比。
如何配比,晶科的動作耐人尋味,在官方首頁建立了在線商城,并成為率先舉起電商大旗的光伏企業之一。
談起電商的想法,晶科能源品牌總監錢晶說:“當光伏發電系統成為普通家電、快消品時,它的銷售渠道就會完全不同,比如地區經銷或代理制,電器商行或大賣場,線上電商等等。電商對于任何產品而言都是一個新興的銷售平臺,它徹底改變人們接觸商品,了解商品和購買商品的模式。對于光伏發電這樣一個更新鮮的事物,和這樣一個同樣新鮮的平臺結合,我們覺得會是一個大膽嘗試,但關鍵還是后臺的產品及服務要跟得上。”
這主要針對一部分未來的民用市場,晶科的意圖是成為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只要用戶側有載荷需求,有陽光供給,剩下的工作包括資質申請、系統設計、融資租賃、實施、并網、維護與服務等,通過電話或鼠標點擊,晶科即提供服務,他們將之稱為“零電費”時代。
據錢晶介紹,自網上在線商城開通后,咨詢電話很多,比預期的好,主要起到了啟蒙推廣的作用。針對大部分人關注的安裝光伏發電的可行性與性價比,她以上海某居民項目為例做了比較。
根據上海用戶的屋頂有效安裝面積,推薦裝機容量3千瓦,并網電壓為220伏,采用電量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方式接入電網。按照上海地區的每年的平均日照時間,項目月平均發電約330度,如果將個人自用和售予電網相加,放入上海分布式補貼政策,在國家0.42元/度電補貼基礎上,外加0.40元/度電地方分布式補貼,該系統總投資3萬多元,估計7-8年可以收回成本,考慮到光伏組件有25年的使用周期,剩余17-18年為純盈利期。
“省電費,有補貼,環保又市場,屋頂發電何樂而不為?”錢晶表示,個人屋頂電站先期適合別墅業主,以后大部分的屋頂是在農村,他們需要貸款需要資金,用未來電費去還貸款,需要有一個中間的機構向金融機構提供擔保或信用支持,晶科可以做,且與商業銀行合作會比較多。
對于晶科而言,這只是分布式的開頭,后面還會布設更縝密的銷售、技術、安裝和服務網絡,后面的動作將以市場發展作為參考。而眼下分布式的發展進度明顯低于預期(也低于政策制定者預期),根據晶科的判斷,現行政策將會再持續一段時間,如果第三季度后期仍然無法找到突破口,到時不排除密集的政策公布,整體而言,今年他們看好國內市場達到12-14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