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已經能源資源約束日益加劇,推進節能減排與資源利用已成為打造中古經濟升級版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機械工業作為耗能、耗材的生產大戶,已經成為能源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同時,由于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其產業規模大,自身的生產過程消耗能源總量較多(2005年估計約為5500萬噸標煤)。因此,努力在自身生產過程中節約能源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日前,在召開的中國機械工業節能減排與資源利用大會上,中機聯介紹了“十二五”機械工業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其中特別強調指出,到2015年末全行業鋼材利用率要達到85%以上,而在實施過程中機械工業將會加快先進制造技術、綠色制造與回收處理、再資源化技術及工藝的研發等。
針對未來節能減排和資源利用的工作重點,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強調指出,整個機械行業要緊密結合行業實際,重點突破并確保實效。下一步機械工業要圍繞調結構的主攻方向,集中全力通過鼓勵發展先進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淘汰落后產能與高污染、高能耗產能,實現集約化生產,要努力發展再制造,大幅節約能源、原材料和生產成本。
為更加有效地促進全行業節能減排與資源利用,王瑞祥指出,相關部門應鼓勵發展節能高效產品,加速落后產品的更新換代,提高節能高效產品在市場總量中的比重,最終能為全社會節能減排提供先進裝備支撐。
而且隨著節能意識的廣泛深入人心和機械行業內節能意識的逐步加深,近年來,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方式發生了悄然變化,正逐漸步入、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綠色”制造新軌道,且存在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發電設備領跑
“十五”期間,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年產量由2000年的1249萬千瓦增加到2005年的9200萬千瓦,2006年已經突破1億千瓦,再創世界最高紀錄。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這種進步不僅僅表現在量上,更體現在質的跨越上,無論是火電設備、水電設備還是其他可再生能源設備的技術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為電力工業創造了良好開端。
伴隨全球能源供應緊張的趨勢,發展新能源機組,開發和使用新的清潔能源成為世界動力工業的新追求!笆濉逼陂g我國水電設備制造業實現了產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水電設備年產量由2000年的392萬千瓦大幅上升到2005年的1318萬千瓦;單機容量由30萬千瓦提高到70萬千瓦;機組效率進入了世界先進水平行列。目前,電力建設中急需的用于調峰的大型抽水蓄能機組正在仿效重型燃氣輪機的做法,通過打捆招標,以市場換技術,預計“十一五”期間可以實現國產化。
大型風電設備制造在我國起步較晚,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前些年兆瓦級風機主要靠進口,由于機組價格高,使風電成本不具市場競爭力,影響了風電的發展。隨著風電建設規模的迅速擴大,現在國內許多企業已開始進入風電設備制造業.
各分行業技術升級不甘落后 重大裝備實現技術升級:冶金礦山、石油化工生產裝備的大型化及諸多先進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是促進節能降耗減排的主要措施。“十五”期間我國已經掌握了800萬噸/年鋼鐵聯合企業常規流程裝備的自主生產技術,鞍鋼和一重等企業合作,實現了大型連軋成套設備的自主設計和制造調試,不但在鞍鋼取得成功,而且以推廣到濟鋼等改造工程之中。陜西鼓風機廠開發的高爐爐頂能量回收裝置,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受到了冶金行業好評,已在冶金行業廣泛推廣。
專家四招推進“綠色”制造
機械工業的單位產值能源和鋼材消耗雖呈現持續下降之勢,尤其在1995年以前下降速度比較快,但近幾年來降速明顯減慢。這一方面與初期機械工業生產過程節能潛力較大、容易見效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主觀上對節能工作抓得還不夠緊有關,尤其是2002年以后,產銷增長速度大幅提升,增長方式粗放的毛病有所抬頭。面對這種不良趨勢,機械工業行業該如何推進“綠色”制造,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提出四點建議:
首先,要營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產品的環境。加大獎優罰劣的力度,強化節能激勵機制,以經濟手段推進機電產品的推廣應用。切實鼓勵發展節能減排機械產品的企業,使成績突出企業的社會貢獻與自身經濟利益能夠掛鉤,從而激發企業投身于此的內在積極性。
其次,推進技術進步,促進機械產品升級。國家要關注和支持機械工業性基礎技術研究開發能力的建設,為機械工業節能工作的長遠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建立節能減排機械產品的自主研發條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改變技術發展過度依賴國外的被動局面,為持續不斷地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的水平,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高效節能的裝備創造條件。這包括:抓緊有關標準制定;改進產品設計,提高產品壽命,從而降低機械產品材料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可靠性,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推廣近凈成型工藝。節約原材料損失和加工中的能源消耗;積極開展廢舊機械產品的再制造和利用;應用電子信息等新技術改進提高傳統機械產品的性能(如電子燃油噴射技術等)。
最后,調整相關政策,盡快實施燃油稅改革方案,大力推進轎車柴油化。加強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協同推進,加快發展節能機電產品所急需的原材料(如優質冷軋取向矽鋼片),擴大其生產和供應能力。為適應新標準汽車及內燃機的推廣,應積極發展相應標準的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