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I, Robot》(《我,機器人》)里,人形機器人可以接手人類的大部分工作,從進行工業生產到做家務、照顧人類嬰兒幾乎無所不能。雖然目前看來,普及復雜的人形機器人仍然只是一個幻想,但是可以自動完成單一任務的機器人卻已經變成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作為全球最大的家用機器人公司,iRobot在1990年由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人專家創立。眼下,這家機器人公司正在方興未艾的家用機器人產業中大肆占領市場。
iRobot目前的產品線一共有十余個系列,涵蓋家用機器人、國防與安全機器人和遠程通信機器人三個板塊。由于中國市場現階段對于智能家電的需求以清潔機器人為主,因此在中國內地市場引進的產品只有Roomba吸塵器機器人、Braava擦地機器人和Scooba洗地機器人三個系列。
從2002年推出第一款家用機器人產品開始,iRobot在全球60多個市場共售出超過1000萬臺家用機器人。2013年,iRobot總營收達4.87億美元,全球范圍市場占有率亦超過50%。顯然,機器人時代正式來臨之前,iRobot已初露崢嶸。
開發
在2002年以前,家用機器人的概念從來沒有被任何一家公司討論過,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iRobot幾乎白手起家的建立了這一概念。
他們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家用機器人應該是什么樣的?在電影里的人形機器人真的可行嗎?“那種機器人非常復雜,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也非常昂貴,只能說是未來的一種可能性!眎Robot全球戰略執行副總裁Glen Weinstein告訴《環球企業家》,“iRobot所做的創新,便是把讓人們生活變得更好的一部分機器人技術在商用層面上創造出來。舉例來說,一臺機器人只能用于清潔地面,但它可以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甚至比人工清潔效果更好,這就是iRobot開發家用機器人的理念!
事實上,在iRobot的產品設計中,機器人只需專注于做某一件事情,多合一功能的機器人還未被納入產品設計的構思,反而令更實惠的機器人技術服務于人類—去掉低效的或無用的設計,生產成本和產品功能才可以達到更好的平衡。
在解決了產品設計目標之后,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找到消費者最需要的功能。這一工作的核心就是找到家庭生活里,人們不愿意做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后再去研究這些問題能否用機器人技術來代勞。
討論組在這一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個部門同時負擔了兩塊重要的工作,當針對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功能調查有了初步結果,但還沒有最終被決定要開發時,他們的任務是調查討論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接受程度,比如是否愿意花錢購買,希望這個產品具有什么樣的功能等問題。而當產品完成大部分的研發和生產,準備投放市場時,這個部門的工作又變成了體驗產品。
不過,討論組并不是某一個固定的部門,有時候他們由市場調查公司組成,有時候由試用產品的顧客組成,甚至iRobot自己的員工也可以成為討論組的一員。對于這家工程師數量占據50%以上員工數的企業來說,或許自己人的眼光更為苛刻。在最近推出的AVA 500遠程視頻會議機器人的實驗階段,iRobot的每一位員工都變成了討論組的成員。多臺樣機被送到iRobot在全球的每一個辦公室,以評估產品的可靠性。“iRobot亞太區的辦公室通過這個和波士頓總部,或者是加利福尼亞的同事進行開會,我們做了很多內部的測試!眎Robot亞太區銷售及市場總監趙澄堅告訴《環球企業家》。
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是,作為iRobot最受歡迎的產品,最初的Roomba吸塵器機器人的設計里只有小刷子,并沒有吸塵的功能。但是當樣機被討論組試用后,根據得到的反饋信息,吸塵功能才被加入機器的設計里。
創新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家電行業的應用潛力越來越被看好,機器人時代快要來臨了,更多企業開始研發此類產品。Weinstein表示,相對于大多數半路出家的家電企業來說,iRobot專注開發機器人技術達到24年,已積累超過500項專*技術,因此他們具有的優勢是其他企業短期內難以超越的。不僅如此,iRobot投入在新品研發上的資金比例也遠超過一般的家電企業,Weinstein透露,iRobot每年投入在這部分上的資金達到前一年公司總營收的12%,而其他同類企業的數據只有7%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