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建設中,線纜是主要的能源及信息傳輸介質。目前,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線纜生產國,在滿足國內市場所需的同時,也在大量的出口。但是,在看似繁榮的市場環境下,線纜行業卻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與質量危機,亟待進行產業調整。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大量基礎設施開工建設,對各類生產及生活資源需求居高不下,線纜作為溝通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產業之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經過多年來持續建設,行業產能已是全球第一。
龐大的產業規模一方面讓業界看到國內線纜市場的繁榮;另一方面卻是暗藏危機。危機是怎樣的產生的?低質化與產能過剩就是原罪。目前,產業集中在廣東省(東莞市,以電線為主)、江蘇省(宜興市,以電力電纜為主)、河北省(寧晉縣,以低壓電纜為主)、安徽省(無為縣,特種電線電纜)、河南、重慶、山東等地,共有7000多家生產企業,1萬億元的產值,近70萬從業人員。
產品集中低端 質量合格率低
現有線纜生產企業中,絕大部分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這些企業生產的線纜產品大都沒有質量保證與資金保證,更沒有信譽保證,大多是憑借惡意壓低價格搶奪市場,破壞了穩定的市場秩序,質量隱患嚴重。
從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13年全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聯動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從被抽查的企業來看,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9.1%.其中,大型企業產品抽樣合格率為97.3%,中小型企業合格率在91.1%~87%.該項結果表明,中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仍然不高,近年來抽查合格率始終在90%左右徘徊,10%的不合格產品帶來了很大的質量安全風險和質量效益損失。
其中,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等質量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絕緣、高溫、護套失重等關鍵性能指標存在比較嚴重的安全隱患。
產能過剩降低企業盈利點 市場環境惡化
產能過剩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線纜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出現大量庫存積壓,為擺脫庫存壓力,企業多會以低價營銷為主要手段,而過低市場價格則進一步擠占的線纜企業生存空間,使原有產業秩序被破壞,市場環境惡化。
目前,中國線纜產能甚至可以滿足全球70%的市場。專家預計,中國線纜行業年需求只有5000億元,估計中小企業的開工率不足30%,線纜行業產能已遠遠超過國內市場對電纜的需求,電纜行業已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現象。
線纜從業人線纜行業表示,由于粗放式的發展,行業平均利潤率一直在下降。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線纜行業平均利潤只有4%,已經低于中國電工行業平均利潤。
針對如此惡劣的市場環境,工控中國認為,中國線纜產業需從質量與產業結構優化入手,才能根本改變產業市場環境。一,質量。國家質檢機構需制定更加嚴格與頻繁的檢測體系,加強產品質量監管,減少線纜產品使用隱患;二,產業結構優化。加快制定落后產能淘汰規劃,大規模取締不具生產資質或單位產值耗能過大的線纜產業,使企業組成更加合理,從源頭規范線纜市場。完成以上兩步之后,中國線纜產業才能迎來健康發展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