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是連接遼寧西部與內蒙古東部的地理中心、沈陽經濟區的重點城市,豐富的煤炭資源使其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城市,曾以“煤炭之都”享譽全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新型工業迅速發展,阜新這一資源型城市逐漸失去了它的優勢和競爭力。“突破遼西北”戰略的提出,為阜新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2001年,阜新成為全國第一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阜新市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據阜新市政府副秘書長趙軍介紹,2001~2012年,阜新市地區生產總值由70億元上升到553.5億元,累計實施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超過2700個。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5∶50∶37.5。經過多年經濟轉型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阜新市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
“十二五”期間,阜新市加快推進十大產業集群擴規模、上水平,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目前,以煤化工、液壓、氟化工、皮革等十大產業集群為重點的多元化產業格局基本形成。
產業集群拉動工業快速發展
產業集群化,作為發展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前提,是阜新市經濟轉型的首要內容。以工業強市為戰略方針,阜新市全面推進“十大產業集群”建設,其中包括:煤化工產業集群、液壓產業集群、氟化工產業集群、皮革產業集群、農產品加工業、新型能源產業集群、鑄造產業集群、板材加工產業集群、新材料產業集群、瑪瑙產業集群。煤化工、液壓產業集聚已經實現發展規模,其他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良好,呈現總體上升的趨勢。
今年前四個月,十大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以上。今年,十大產業集群中將有三個產業集群突破銷售收入100億元。現在十大產業集群已入住1100多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50家,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50%以上。
十大產業集群的高速發展,拉動了阜新工業的快速、穩定發展。預計“十二五”末期,十大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將達到2400億元。為實現十大產業集群快速發展,阜新市政府將積極進行協調,力爭煤化工、鑄造和農產品三個產業集群超過300億元,氟化工、皮革、林產品、新材料四個產業集群超過200億元,新能源和瑪瑙兩個產業集群超過100億元。
經濟轉型促進工業全面振興
趙軍表示,今后5年阜新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實現“兩個高于”,即確保每年經濟增長高于上一年、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阜新液壓產業基地將與徐工集團、浙江大學合作,推動產業集群向整機、高端方向發展,建設“中國液壓之都”;氟化工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氟精細化工等六大類產品;皮革產業集群打造北方最大的皮革加工產業基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發現的3000萬噸儲量大型鐵礦,將為阜新發展特色鑄造產業提供資源保證;瑪瑙產業基地已入駐業戶5000多家、從業人員近6萬人,未來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瑪瑙雕刻加工、銷售集散地。
阜新市按照“一個產業、一座新城”的發展思路,規劃建設了玉龍新城、沈彰新城、溫泉新城、現代皮革新城、蒙古貞新城5個新城。與此同時,全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阜新至盤錦高速公路今年年底竣工后,將進一步縮短與營口、大連兩個港口的距離;設計時速300公里、途經阜新的京沈客專建成后,阜新到北京僅需100分鐘,到沈陽只需30分鐘;阜新軍民合用機場建成后,將形成鐵路、公路、航空立體交通網絡;遼西北供水工程實施后,將為阜新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障。
作為國內眾多資源型城市的代表,阜新市的經濟轉型工作受到了國內其他資源型城市的關注,10多年間,先后有50多個資源型城市到阜新市考察、交流。同時,作為國內首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阜新市拓寬了招商引資的道路,域外資金吸引能力也不斷增強。10年來,阜新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達到年均30%。阜新市政府高度重視經濟轉型工作,先后制定了《阜新市經濟轉型規劃》、《遼沈城際連接帶轉型規劃》、《突破遼西北發展規劃》,確立了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
阜新市在積極建設新型工業的同時,充分利用其豐富的煤炭資源,發展煤化工產業,真正做到傳統資源型工業向現代精細化工的轉型發展。圍繞煤制天然氣及其副產品深加工,規劃了煤制天然氣精細化工等八大產業鏈,建設全國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以建設千億元的“煤化工之都”作為發展目標,規劃基地面積達30平方公里,吸引了眾多國內知名企業入駐基地,其中包括大唐煤制天然氣、香港盈德煤化工、北京國能煤焦油和粗酚加工等項目。大唐煤制天然氣一期、二期總規模將達到100億立方米,一期第一系列13億立方米項目將在年內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