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懼貿易戰,但需要做好應對貿易戰的各項準備。2011年10月21日《證券日報》就曾以特別報道形式闡明了這一觀點。
2013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卡雷爾·德古特宣布,將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反傾銷稅率隨后將升至47.6%。中歐光伏大戰就此打響。
現在,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已經實施了11天。除了口角升級之外,事情并沒有取得積極進展。
中歐光伏大戰誰會是贏家?恐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中國是最大的輸家。但依筆者愚見,中國絕不會是輸家。
在這次中歐光伏大戰中,國內媒體津津樂道的一個事實是包括德國、英國在內的18個歐盟成員國曾反對對華征收反傾銷稅。
殊不知,德國、英國反對對華征收反傾銷稅是有著自己的“小九九”的。據專家介紹,目前,歐盟一些國家已經掌握了可以量產的先進光伏技術,這些國家迫切需要將正在使用的光伏技術和設備找到買家,而中國企業是這些技術設備的重要買家。由此,這些國家反對對華征收反傾銷稅。
從中方來看,歐盟的“雙反”可能會迫使一些中國企業放棄購買歐盟二流技術和設備的想法,轉而尋求自主研發和購買其他國家更先進的技術設備。這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其實,對于中國、美國以及歐盟諸國來說,光伏行業都是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彼此發展差距并不大。
從爭奪光伏產業壟斷權(客氣一點可說成是話語權)的角度看,“近期歐盟對華‘雙反’的背后,隱匿著其欲借力扶持德國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的‘陰謀’。”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太陽能中心主任陳頡認為,歐盟希望通過推高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價格,為薄膜贏得足夠的市場空間。
試驗結果顯示,在弱光性、溫度不敏感性的作用下,薄膜(非晶硅、銅銦鎵硒)電池即使效率遠低于單晶硅,也能獲得更高的發電量,其中,銅銦鎵硒尤為突出。
現在,中歐光伏大戰已經開戰,未來的走勢難以預料。此時,就需要中國在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上面傾注更多的力量。
6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光伏產業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要在努力鞏固國際市場的同時,用改革的辦法,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著力激發國內市場有效需求,推動產業創新升級。
15日,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薄膜專業委員會發起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該專委會由漢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單位發起成立,旨在推動行業相關政策及標準制定與實施,促進薄膜光伏技術創新與應用,加強國際間企業交流與合作,帶動中國薄膜光伏產業的發展。
國家政策支持、專業協會的溝通交流、企業的積極進取,將成為中國在光伏貿易戰中扭轉被動局勢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獲得薄膜光伏產業競爭主動權的基礎條件。
“歐盟的‘雙反’短期內雖然給中國光伏業帶來陣痛,但通過不斷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中國的光伏業將成功轉型升級。”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內需不足是制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李河君對中國的光伏應用市場非常有信心。他稱中國可能在5-10年里成為光伏應用大國。
筆者曾參觀過漢能的薄膜光伏生產基地,柔性襯底上制備的薄膜電池,具有可卷曲折疊、不拍摔碰、重量輕、弱光性能好、電能轉換效率提升空間大等優勢,其應用前景確非晶硅電池可比。
薄膜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個制高點。目前,中國、美國、德國都希望成為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領跑者。掌握先進技術,擴大國內需求,這是中國企業在薄膜光伏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的兩個先決條件。
現在,歐盟“雙反”等于“將”了我們的“軍”。中國光伏企業當以此自勵。(閻 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