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ED照明普及步伐的加快,關于其藍光溢出危害人眼健康的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日前舉辦的“2013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應用技術論壇”上,有專家透露,我國的LED照明安全標準有望于明年出臺。
雖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LED家用照明燈具仍然沒有放緩進入家庭的腳步。記者調查發現,LED照明產品吸引消費者的不僅僅在于其超高的節能性能及超長的使用壽命,不少消費者更看重其打出的護眼概念。“孩子正在上中學,每天要寫好幾個小時的作業。為了保護孩子的眼鏡,就專門給他買了個護眼臺燈。”消費者吳女士這樣表示。記者發現,在網上銷售的LED臺燈大多著重介紹了其“無頻閃”、“防近視”、“護眼”等效果。
但最近,一些醫學和電光源專家指出,不少LED燈具都存在嚴重的藍光溢出問題,日積月累,人眼視網膜將會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失明。記者了解到,針對這一問題,今年1月,上海市質監局曾專門組織檢測機構對部分LED照明產品進行了風險監測。與此同時,該局還首次“跨界”邀請了醫學界、高校和產業界的專家一齊“會診”,聽取各方意見。
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副所長張善端博士表示,藍光傷害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浴霸燈的藍光造成了西安一個嬰兒眼睛被灼傷,最終導致失明。
據介紹,在LED光源中由于大多數光源發出的白光是通過藍光LED芯片加上黃色熒光粉混合而成的,光譜能量的峰值正好處于藍光波段。相關研究表明,不同波長的藍光對于人眼的危害效應是不同的,435納米至440納米之間的藍光對眼睛的危害最大,危害程度隨著波長的增加或遞減而逐漸減小。
上海市照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副站長、上海市照明學會理事長俞安琪認為,處于密集曝輻的“富藍化”環境與常態化的環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他也強調,正是因為注意到了白光LED照明產品藍光光譜較豐富的特點,才有了光生物危害的國際標準,以此提示產品應達到的安全性。
張善端指出,雖然我國GB/T20145—2006《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國家標準對藍光危害和量化的計算方法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此標準僅為推薦性質,目前進入LED產業幾乎沒有門檻。特別是在下游組裝燈具的廠家中,還有很多是夫妻店模式的手工作坊,很難確保質量。
浙江大學光電信息工程學系教授牟同升表示,目前標準的限值是基于成人和8小時曝輻的實驗數據提出的,尚未考慮光對人體的長期積累性影響和某些特殊人群,例如嬰幼兒可能會長時間直視光源,從而造成對視網膜的傷害。《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規定0類(無危險)和1類(低危險)的產品都是可以安全使用的。上海市照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2012年底從不同的渠道采集了27個LED樣品,根據IECEECTL(國際電工委員會-實驗室委員會)的決議對藍光危害進行判定,結果是:在正常使用狀態下,14個樣品屬于無危險的0類,13個屬于低危險的1類,均屬于安全的范圍。但如果在非正常狀態下使用,即把前透光擴散罩拆下來,則有1個達到了中危險的2類。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的LED燈具,并沒有明確表明其藍光是哪一類。在日前舉行的“2013中國(上海)國際半導體照明應用技術論壇”上,專家們建議,未來市場上銷售的LED燈應明確標注是哪一類標準,哪些人應謹慎使用。同時將《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標準的性質提升為強制性,并列入照明燈具認證標準中。
據LED技術安全性能國際標準制定負責人牟同升教授透露,新的強制性的國家照明安全標準正在制定中,有望于明年出臺。屆時,所有照明產品的安全性能都將被分為4級,并貼上標簽,向消費者明示,其中只有0級與1級才適宜家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