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給煤企減負,暫停提取兩項煤炭資金。山西省5家煤炭上市公司均發出預增公告,共計預增6.565億元
● 長期:全面推進以煤電一體化、煤焦化、煤氣化為特征的循環經濟項目和轉型標桿項目。專家認為,重在落到實處
山西省,得也煤炭工業,失也煤炭工業。
7月30日,《人民日報》刊文介紹,“針對煤炭市場運行持續下行、經營困難的局面,山西省政府日前推出了20條《進一步促進全省煤炭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的措施》(下稱“《措施》”),以促進煤炭產業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煤炭整體水平,實現多元發展,高碳資源低碳發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確保煤炭經濟擺脫困境,穩定增長。”
對于《措施》,官方還用上了“經過廣泛調研,全面審時度勢”的字眼。專家認為,雖然《措施》用“近期”、“中期”和“長期”分別描述了“企業盡快擺脫困境”、“轉變發展方式,加強安全生產”等的重要性,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振山西的經濟,改變在全國經濟增速排名中靠后的現狀,同時,從長遠改變經濟上過于依賴煤炭工業的現狀。
事實上,在7月26日山西省統計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該部門用“實屬不易”來形容上半年山西GDP同比增長9.0%的成績。
振興煤炭經濟 企業每噸煤少上繳15元
“煤炭”令山西省左右為難。山西省經濟發展受益于煤炭開采,但過度開采使得環境污染和礦難事故不斷,且煤炭資源現枯竭隱憂。早前的一項預測稱,“2007年到2020年,山西省5個大型煤炭集團公司將有32處礦井面臨資源枯竭,生產能力衰減約5400萬噸。”
雪上加霜的是,煤炭價格自2012年開始大跌,山西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終結,不僅煤炭企業效益下降,就連從來“不差錢”的山西部分縣市也開始缺錢。以山西的柳林縣為例,據報道,2012年該縣實現了86億元財政收入,將2013年財政收入目標定位在100億元,但今年上半年僅完成43.3億元,同比下降了12%之多。
面對如此困局,山西省政府不得不出手援助,日前發布的20條《措施》,涉及近期、中期和遠期3個層面,以解決當前的煤炭困境。據《措施》,就近期看,2013年8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暫停提取煤炭企業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2013年8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交易服務費減半收取;2013年8月1日起,對省內實施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和簽訂煤電長期合作協議等的發電企業,給予發電指標傾斜,鼓勵其節省運力,節約成本,清潔高效,就近用煤。《措施》強調,“這些措施在一周內實施,一個月內落實到位。”
在國泰君安看來,短期來看,“最具實際意義”的恰恰就是《措施》中的第1條“暫停提取兩項煤炭資金”。“自2007年10月起,山西省對其境內的煤炭開采企業,按原煤產量提取10元/噸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5元/噸的煤礦轉產發展資金,兩項煤炭資金共計15元/噸,未來5個月若暫停提取,將切實有效地減輕山西煤企的負擔。”國泰君安分析。
國泰君安還認為,山西煤炭經濟20條對山西煤企今年業績“將有提振作用”。“暫停提取兩項煤炭資金”的舉措,將為山西煤企減少6.25元/噸的成本。若按2012年原煤產量估算,西山煤電、山煤國際、陽泉煤業、潞安環能等企業今年節省的成本相當于2012年凈利潤的8%-10%左右。”該研報稱,“對大同煤業的影響最大,相當于其2012年凈利潤的25%。”
事實上,對于上述救市舉措,山西省5家煤炭上市公司均發出預增公告,共計預增6.565億元。其中,大同煤業預計全年利潤總額將增加2.02億元,蘭花科創預計增加約3450萬元,陽泉煤業預增1.8億元,山煤國際預增4000萬元,潞安環能預增2億元。
央企中煤能源也發布公告稱,相關舉措“將會降低該公司在山西地區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但該公司強調,“有關財務數據具體以公司屆時公布的年度報告為準。”
減少煤炭依賴 擬建一批循環經濟項目
在專家看來,山西提出煤炭救市舉措在預料之中。一方面,短期看,山西仍離不開煤炭工業——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原廳長王守禎曾在2011年的全省煤炭工作會上表示,山西煤炭銷售總收入2015年將努力突破1萬億元(山西去年已提前實現該目標);另一方面,隨著企業盈利的不斷增強,將進一步保證山西省的財政收入。
數據顯示,上半年,山西省實現財政總收入1572.3億元,同比增長5.5%。從經濟增速看,山西實現了同比9%的增長,高于全國平均增速1.4個百分點。但橫向比較天津、重慶等增長達12%以上的省市,山西的成績只能用排名相對靠后來形容。對此,山西也在未雨綢繆,試圖改變過度依賴煤炭的現狀。
上述《措施》中的中期舉措稱,要著眼于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通過清費立稅、優化資產結構、改善上下游產業合作關系,有效地推進煤炭及相關行業協調發展。如按國家推行煤炭資源稅改革的要求,對涉煤稅費項目、標準進行全面清理,依法合規的予以保留,亂收費、亂攤派的一律取締;推動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山西省煤炭企業的債務進行重新組合等。
長期看,要著眼于更新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在加強安全生產、規范企業運行、深化改革發展的基礎上,發展清潔高效、就地轉化項目,實現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大力發展現代煤炭清潔高效、就地轉化項目,提高山西省的煤炭現代高端、就地轉化能力等。
區域經濟專家徐長樂此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區域的發展離不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山西的轉型,要依據自身的實際條件。這就意味著,“在轉型中,不能一味依賴上游開采業,但這不是說不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