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被查后,四處打探消息的各界人士中,少不了很多LED企業。
李興華與LED產業的關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人們紛紛揣測之后的行業震蕩會有多大。而今年5月,廣州市科信局局長等多名干部被紀檢部門帶走調查。事實上,由于掌握著產業補助資金與科研經費的發放大權,科技信息系統已成腐敗高發區。這一系統與企業的密切關系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與此同時,與腐敗共同滋生的還有各類騙補亂象。審計署報告顯示,安徽省中節能投資有限公司大功率LED綠色照明項目通過虛假申報資料,騙取中央財政節能重點工程投資補助資金990萬元。此外,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騙補345.5萬元,廣東省東莞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騙補23.2萬元。
中山一家LED企業銷售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要想拿到政府項目,各家企業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政府項目要么三年不開張,開張就可吃三年。
“比的就是誰更受政府喜歡”
廣東省科技廳手中握有一筆真金白銀用于專項扶持LED產業的發展。在“十二五”期間,廣東省財政每年投入4.5億元設立LED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除此之外,廣東更計劃在全省普遍推廣使用LED產品。根據2012年5月發布的《廣東省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廣東將率先在公共照明領域即道路、公共場所、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財政或國有資本投資建設的照明工程領域,全面推廣應用LED照明產品。根據規劃,廣東全省LED產業規模在“十二五”期末將達到5000億元。
這些政策無疑對LED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為爭奪這筆專項資金和獲得政府的LED項目,企業們紛紛在一些“太陽曬不到的地方”使出渾身解數。
前述中山某LED企業銷售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表示,能拿到政府補助或項目,硬實力和軟實力都要有,硬實力指企業本身技術是否過硬,軟實力則考驗企業的人脈關系和政府資源。
“這種補助后面說白了就是兩個東西:權力和錢,能同時有這兩種東西的企業就能獲得政府青睞。當然也會有一些考核標準,但在各個企業都滿足的情況下,比的就是誰更受政府喜歡。”他透露,要申請補助,第一步就是跟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先對接上。
事實上,有的企業項目做得很差,但是跟政府關系好,會吹牛,就能拿得到幾千萬的政府補助,而實際上這家企業的技術已經被市場淘汰了,根本沒辦法在行業內推廣開來。
一位LED業內資深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廣東有超過6000家LED企業,大概只有2%~3%可以拿到補助,其中多為上市公司、國有企業。
中山這家LED企業的業務中,來自政府的項目占了三成。這位負責人告訴本報,政府項目一般來說項目規模和利潤都更為可觀,因此競爭非常激烈。每次競標,符合資質的十幾二十家企業全都會來。而實際上最終的獲勝者,大多數時候都已經內定了。
至于怎么拿到項目,“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位負責人略帶神秘地說,根據不同的對象,操作手法也不一樣。不過他承認,肯定要給重要關節的人物一些好處費,但具體多少他不愿透露。
至于怎么維持與政府的關系?這位負責人表示,吃飯喝酒都是淺層的交道,關系不需要去維持,“只要有共同的利益”。而中標的企業拿到工程款后,會先算一筆賬,明的暗的已經花去的開銷都算一算,然后再刨去利潤,最后剩下的才用到工程上。
LED走下神壇
基于節能減排的考慮,中國政府將LED作為自己大力扶持的產業之一。
中國政府制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到2015年LED要占到國內照明市場份額的30%,是目前水平的三倍多。官方估計,這每年可節省3500萬噸的煤炭消耗量。
業內人士稱,同一瓦數的LED燈節約的效能是普通鈉燈的8倍,是普通節能燈的3倍,成本則是鈉燈的4倍,節能燈的2~3倍。
另有數據顯示:如果中國一半的照明燈都采用LED燈,每年節省下來的電量相當于全球最大水電站三峽大壩年發電量的2.5倍。
但對于LED是否真的如此節能,也有不同的意見。
廣東省廣電集團總經濟師辛瀑就表示,在同樣照明強度下,LED路燈其實并不比高壓鈉燈更節能。再加上目前各個廠家LED燈的規格差別很大,一旦維護更換會很麻煩。因為它不像高壓鈉燈一樣已經完全標準化,原有的燈泡壞了之后很容易買到替換的產品。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LED確實節能,但是未必環保。因為LED燈整體生產過程可能相當耗能。如果將生產及回收廢棄的過程當中所需耗費的能源一起計算,反而高于一般電燈泡。
在7月31日的廣東省人大分組討論會上,一名廣東省人大代表明確反對把“認真實施公共照明領域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方案”寫進發改委的報告中,他表示,政府如果要支持,就支持研發環節,而不要支持產品的推廣。
“推廣交給市場,讓市場去選擇,市場是最會選擇的。”這位人大代表說,政府強勢出錢推廣,很容易失誤。
上述LED業內資深人士也表示,政府補貼對行業本身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有時候會影響市場發揮其正常的排毒機能。
工博士工業品商城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商城(www.lmelshi.com)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電話:021-31666777
新聞、技術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郵箱:syy@gongboshi.com
- 下一篇:環保重拳下的中小鋼鐵企業路在何方?
- 上一篇:智能開關向著可視化、標簽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