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中國工具行業曾經經歷了長時間輝煌:發展迅速、產品暢銷、效益良好,成為機械行業中佼佼者。
然而,步入改革開放年代,工具行業沒有看到我們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創新的業績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特別是,當代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正在對傳統制造業包括工具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和變革的壓力,致使五金全行業結構調整緩慢,整體服務水平停滯不前,和現代制造業對工具行業的需求之間脫節日益嚴重,造成工具行業最終陷入今天的困境。
五金工具數量躍居世界首位
計劃經濟時代,各行各業在發展上都有一點數量擴張的傾向,但工具行業表現得更為突出。至80年代末,工具行業100多家重點骨干企業和定點企業組成的基本隊伍,已經形成了年產高速鋼刀具3億件、量具1000多萬件的能力,數量躍居世界首位。
而與此同時,我們近鄰的刀具制造大國日本,高速鋼刀具的年產量只達到1.2億件的歷史最高紀錄,此后由于制造業升級,標準刀具需求減少,產量逐漸降到9000萬件的水平。
我國制造業規模不及日本,但工具產量卻3倍于日本,顯然已經達到過分膨脹的危險區域。
數量擴張沖擊出口市場
最近5年間,工具價格一再下調。有的企業甚至下調40%-50%,全國銷量也只達到2億件左右,可見生產過量罪魁禍首。
更為嚴重的是,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對市場前景的樂觀估計,我國的工具骨干重點企業不僅自身不斷擴展,而且還培育了一大批聯營廠,以增加生產能力。
后來這些聯營企業多數脫離母廠獨立發展,加上一些國企職工自行"下海"辦廠,構成了我國第一批工具民營、鄉鎮企業。
這些企業在機制上比較靈活,也不存在國有企業的種種歷史包袱,本來有可能成為工具行業改革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但遺憾的是,由于受到人才、技術、裝備、管理水平以致觀念上的種種限制,這些企業多數走的仍然是一條數量擴張型的老路,而且愈演愈烈,短短10年,總量猛增到10億件,品種集中在麻花鉆、建工鉆、木工成套工具、卡尺等低檔產品方面。
雖然數量很大,但銷售額僅占國內市場總值的30%左右。雖然由于品牌、質量方面的原因,這些產品在國內外都沒有進入正規制造業的工具銷售系統,但在我國工具出口市場上已經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行業戰略發展失誤導致市場結構性疲軟
五金工具行業在發展戰略上的第二項重大失誤,是對科技革命和國際制造業的大改造、大提高的浪潮反應遲鈍。沒有抓住契機,及時相應提升我國工具產品和服務的結構檔次。
我國工具行業的整體水平和國外的差距,在改革開放20年后的今天,不是縮小而是加大了,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事實。
我們知道,西方發達國家,在20世紀60-70年代,先后完成了"后工業化發展階段",80年代開始,逐漸步入了以開發信息、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科技產業為代表的知識經濟或新經濟時代,出現了一個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浪潮。
信息技術、自動技術、現代控制和管理技術,被迅速而廣泛地采用,從而使機械產品水平和服務水平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檔次。
在這次重大變革中,機械工業對它的主要加工手段之一的工具產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標準要求。歸納起來,就是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和專用化,即所謂"三高一專"。
這種要求,和工具行業傳統的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生產千篇一律的產品的發展模式產生了極大的矛盾和沖突。
60年代初才開發推廣的麻花鉆四輥軋制新工藝,到80年代初,在發達國家全部被淘汰出局。
國外工具行業,為了趕上當代機械加工的發展要求,已下定決心,瞄準"三高一專"的新目標,徹底改變舊的發展模式,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這種全方位的發展和提高,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智力投入。而此時,我們卻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遇,一些實力不強的企業逐漸力不從心,退出舞臺。
從這些發展和變化中,我們不難理解:停步不前的中國工具工業,和飛速發展的國外工具工業差距拉大,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