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拿光伏產業眼下的現狀作為麻雀解剖。光伏產業作為新興綠色能源產業,大體在七年前起步。2008年秋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后,光伏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呈現突飛猛進態勢。不計今年下半年新形成的產能,僅截至今年6月底,假如把全球同類光伏企業全部關閉,從供應全球市場需求計量,現有中國光伏產能仍將剩余 30%。
若干年前,中美光伏產業幾乎同時起舞。美國一度對光伏發電提供大量財政補貼,短期內形成全球最大光伏消費市場,中國光伏產品借勢大舉挺進并占據美國市場。沒料想,金融危機迫使美國政府對光伏發電的財政補貼大幅縮水,奧巴馬重振美國制造業所形成的輿論氛圍,直接刺激了美國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的“雙反” 調查,中國輸美光伏產品渠道旋即被貿易保護主義堵住。
歐盟被全球金融危機拖下水比美國要晚。美國市場受銼后,歐盟各國仍對本國光伏發電提供大量財政補貼。于是中國光伏產品旋即調頭橫掃歐盟市場。無奈,歐盟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光伏發電財政補貼同樣大幅縮水。緊接著,歐盟迫于“盟內”光伏企業壓力,照樣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歐盟光伏市場的大門也旋即關閉。
中國國內火電上網電價每度約5毛錢,發電成本大體3毛錢,火電企業每度電大約有2毛的正常利潤。若改用光伏發電,每度電的成本大約1塊錢,并網后的售價仍然是每度電1塊錢,光伏發電企業利潤為零。可就這1塊錢的上網電價,政府已對用電企業提供了每度約3毛的財政補貼。零利潤窘況下,若要確保光伏發電企業有2毛錢的正常利潤,意味著政府還得每度電再補貼2毛錢。很顯然,對于財政遠未富足到不愁錢花的政府,以及整個中國到處需要花錢之現狀,政府財政短期內顯然已無能為力。
于是,中國新興的光伏產業步入了國外市場關閉、國內市場無從打開的尷尬境地,今年以來,中國光伏產業遭遇寒流“雙向夾擊”的報道不絕于耳。事實上,光伏產業面臨的危機遠比報道描述更為嚴峻。別的不言,僅關聯債務總額就已逼近萬億元大關。
我們說,中國政府積極扶持光伏產業初衷不錯,財政及各類打包政策的支持也非常給力。面對各地企業及地方政府上馬光伏產業的沖動,中央政府作出了必要的提醒,但預警干預不夠果斷及時的情況,有時也是客觀存在的。如是,大量寶貴的扶持資源打了水漂,還無端背上了“調控過冬”的巨大包袱。
結構失衡和產能過剩,是長期伴隨中國經濟的兩大魔咒。魔咒之所以長期揮之不去,則在政府未能處理好與市場的關系。具體到扶持光伏產業,政府顯然未能把握扶持的“站位”和扶持的力度。許多光伏危機地區,地方政府明知光伏產業已積累相當風險,仍一個勁兒甚至赤膊上陣,拖動當地光伏龍頭企業“逆勢”舉債以擴大產能。政府如此思維方式和行為做派,依然是“唯GDP至上”思維在作祟。于是,雖經一輪輪宏觀調控,過剩產能就是壓不下去。不光傳統產業產能過剩,諸多新興產業未及做大做強,也難逃產能過剩厄運。
更加強有力的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已被鎖定為明年經濟工作的一大使力方向。可是通過解剖光伏產業這只麻雀,又有多少地方政府真正汲取了教訓,決意通過政府自身改革來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產業的關系?明年經濟工作,“穩”是基礎、“進”系關鍵、“質”乃根本。只有政府改革圍繞“改善經濟運行質量”的主題逐項展開,才能改變重“量”不重“質”的慣性,避免綜合經濟運行效能再度打折,避免結構性矛盾不斷加重并繼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