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ED光源發展前景再遭質疑,“節能不節錢”、“既不節能也不節錢”、“狂歡后遺癥凸顯”、“重蹈光伏產業覆轍、“全應用公共照明具有危險性”等說法頻現媒體,LED光源陷入前途未卜僵局,亟待業內專業人士解疑答惑。
LED光源陷前途未卜僵局
據報道不久前臺灣地區臺中市議會經審查預算后決定,將刪除7900萬LED補助經費的消息引起熱切關注。議員李中稱,LED路燈照度不足,故障率很高,補助安裝路燈后還要維修費,沒有達到省錢的目的。
無獨有偶,廣東三年內力推公共照明最近再遭強烈質疑,業界人士認為,地區性強制更換技術并不成熟、科技含量不高的LED照明產品讓人無法不質疑。更大的問題是,LED照明產品需要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屬資源,不符合國家節能低碳的政策。故LED應用于公共照明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經過前幾年的狂歡后,LED照明行業的后遺癥不斷顯現出來,其洗牌期恐怕要持續到2014年中期。如果LED照明企業不及時看清市場環境,就有可能重蹈光伏產業覆轍。
一時之間,一直被政府和業界看好的LED光源陷入前途未卜的僵局。同時,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亂象后的業界開始冷靜思考LED光源未來發展方向。
警惕“好心辦壞事”
日前,記者前往上海調研LED光源市場發展情況,據知情人士稱,LED照明在上海曾是政府眼中的“香餑餑”,對LED上游芯片企業大都給予了巨額補貼。然而,今年以來,獲得補貼的企業并未取得任何成效,該人士稱上海開始抑制LED照明發展。2009年,江蘇省揚州市政府推出了MOCVD補貼政策,使得中國其他地方政府紛紛效仿,但是在去年年初,揚州便叫停MOCVD補貼政策,后各地MOCVD補貼逐漸叫停。顯然,倘若該知情人士所透露的上海將開始抑制LED光源發展,那么這極有可能是LED光源在全國發展中的一個縮影,各地政府對LED光源的發展規劃或也漸回理性。
LED發展至今,出臺的政策補貼一項接一項,從上游設備到下游應用采購一應俱全。但是,到底有多少企業真正是沖著為研發,為擴產,為行業發展做貢獻出發,而非當成“零用錢”自己花呢?如果補貼到位,企業發展卻毫無見效,政府應該采取何種手段拯救?又是否需要走法律程序問責?還是說老百姓的血汗錢虧了可以不加追究?另外,巨額的財政補貼政策宣告終止后,受到補貼的企業會面臨什么樣的處境?這又將對行業造成什么影響?這些重要問題都需要深入思考。
從一哄而起到如今“竹籃打水一場空”,政府補貼無可厚非,但指導思想與選擇的發展路徑顯然應該重新思考,警惕變成“好心辦壞事”。
LED燈生產過程耗能是否有悖節能宗旨?
眾所周知,LED燈僅需耗費小部分的能量,就能產生與白熾燈泡同樣的光量,但這只是大多數人所知的其中一小部分。2011年3月,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研究報告指出,LED燈的確能節省能源。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其中并沒有將生產過程各層面的耗能都考慮進去,LED燈生產過程可能相當耗能,與一般節能燈泡的能源效率或相去不遠。另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向以節能著稱的LED燈,生產及回收廢棄的過程當中所需耗費的能源,反而高過于一般電燈泡,那顯然”節能“的功用根本無法達成。
記者近兩年在走訪期間,曾聽業內多位人士稱,對芯片要求越高,生產過程中其耗能也越高。那么假定,LED燈生產過程帶來的耗能遠大于白熾燈或緊湊型熒光燈的耗能,那么所強調的LED節能效果又如何實現?
另外,LED光源體積小、易控制的特點會導致未來燈具外觀設計朝向多元化,而非如白熾燈或緊湊型熒光燈的外觀較為單一。這種情況下,必定會耗費更多的能源和材料去實現多元化設計的需求,由此,從生活上而言,日后LED光源必定會帶給世界更加豐富多彩的視覺體驗。但業內人士亦稱,追求更好的生活體驗本無可厚非,但是否真的需要耗費更多的資源去實現這一目的還有待考量,畢竟LED光源一直最為強調的是“節能環保”功效。
綜上所述,LED燈生產過程耗能是否有悖節能宗旨,還需要更多專家、生產企業以及相關機構聯手調研解析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所消耗的能源總量,為不知情的行業人士乃至大眾消費者解疑答惑,從而確定LED照明產業正確的發展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