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在致辭中指出,信息化對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目前已進入到一個以云計算、互聯網和寬帶為標志的信息生產力階段,每個ICT和互聯網業者都應該抓住這樣一個新的大局,融入互聯網等新經濟產業中。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數字化經過了20年的跨越發展,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但是,在普及寬帶、三網融合等方面,則落后于歐美國家,甚至是落后于日本和韓國。當全球進入信息生產力階段,我國再次面臨重大的歷史機遇。
楊培芳介紹說,世界信息化的浪潮經過了第一個階段———信息交流階段,從用戶體驗來講,就是打電話、發短信,或是發電子郵件。而第二個階段,在互聯網領域里出現了信息內容和信息媒體,進入信息內容的采集和搜索階段。到了新世紀,特別是2006~2008年,全世界進入一個以云計算、互聯網和寬帶為標志的信息生產力階段。
信息生產力是由信息和知識勞動者、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以及適應生產和生活需要的信息資源形成的新型社會化的生產能力,它與現代能源、材料、機械系統組成了信息時代的社會生產力。
楊培芳認為,工業生產力大力提升和發展信息生產力,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和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是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基礎。楊培芳介紹,信息化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資本貢獻的1.6倍,是勞動投入貢獻的4.5倍。而單位GDP信息的利用強度每增加10%,那么單位GDP能耗降低1.8個百分點,物耗降低1.4個百分點。
實際上,互聯網發展到今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以及一切衍生的互聯網概念或應用,已經深刻地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網絡對人們的語言、價值觀、行為方式、文化等深層次影響正在不斷增強,并已經開始了從物質到精神的更偉大的進程。
信息生產力的特征是普及性、共享性和社會性,更適應網絡化的協同生產方式。以互聯網物流為例,互聯網的物流管理具有成本低、實時動態和顧客推動的特征,正在企業實踐中被廣泛應用。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社會創造的很大部分財富都消耗在了流通環節上,這給我國經濟造成沉重負擔,阻礙經濟轉型,同時還會推高物價,阻礙消費的釋放。物流只有與互聯網有機結合,才能解決物流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迅速向市場滲透,正在促使企業的商務方式發生改變。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宋玲在講話中指出,從上個世紀末,互聯網走進大眾生活以來,我國一直推動互聯網在經濟領域的應用。近些年,互聯網的普及速度非常快,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來襲,使網絡和經濟的聯系更加緊密。比如,金融機構推動互聯網在經濟領域的應用,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題。
實際上,流通產業現代化的核心問題就是提高流通效率。在過去一個階段,電子商務的主要推動力是實現了商品信息的透明化,依托互聯網跨越空間的特性,消除了買賣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可以很便利的通過網絡發現哪里有更便宜、更豐富的商品,讓更多的商家通過網絡渠道去消化掉冗余庫存。
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現代的流通網絡,目的就是形成一個物聯網,使物聯網和互聯網結合起來,屆時流通更加快捷、更加低消耗、更加有效。比如,電子商務的建設、消費環境的改善、市場秩序的規范、產品質量的保障等。
同時,在信息生產力的條件下,現代流通體系將從城市向鄉村分布式擴散,未來兩三年,在淘寶網上我國三四線城市的銷售應該就超過了在一二線城市的銷售。而且,開放式企業基于透明、網絡化和正直的價值觀,將在公司與顧客之間開辟一條互動的、個性化的“雙向車道”。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機遇,我國互聯網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IT、電信、銀行、制造業、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為代表的各行業或產業,都將走向因互聯網而興起的新經濟產業中。
而未來,信息化仍然是整個電子商務的本質,通過互聯網技術,傳統的供應鏈將發生質變,企業可以通過數據挖掘更精確地知道不同地域、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消費者的喜好、需求并提供定制化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