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尚未與傳統能源兵戎相見,“老態”已現。在中國,光伏業作為新能源產業的代表,雖然肩負著產業升級的重任,但大多產商處于產業鏈的下游。在歐美,一方面,受制于歐美經濟的全面回落,光伏業上游產業資本匱乏;另一方面,促使產業規模化的關鍵技術遲遲未能有所突破,光伏業生產成本難以“親民”化,因此光伏業在歐美形同“雞肋”。
如此形勢,光伏業成為“雙反”的重災區就不難理解。在產業技術無法取得重大突破,歐美大國經濟形勢未明朗之前——
5月24日,歐盟成員國已經就對華光伏征稅建議案投票表決,12天后,歐盟將正式公布初裁結果。
從目前的消息看,初裁結果不容樂觀。一方面,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5月22日聲明稱,由于歐方完全沒有表現出通過磋商解決問題的誠意,中歐光伏案首輪談判破裂。另一方面,從成員國的投票來看,需要有至少14個國家持反對票,該案才有擱淺的可能性,但目前只有英國和瑞典已經明確表達會投反對票,多個成員國最后時刻仍在搖擺,尤其是德國,態度模糊不清。
業內人士稱,歐盟對中國光伏產業將實施制裁幾乎已沒有懸念,如最終征收47%的懲罰性關稅,中企輸歐光伏產品將喪失價格競爭優勢。
歐盟政客左右逢源
成員國投票表決對“雙反”初裁結果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此前,中國也希望游說各成員國投出反對票。此前,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時就曾公開承諾,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希望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貿易摩擦,避免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
但從投票當天的表現來看,作為此案申訴者SolarWorld的所在國,德國當天的態度模糊不清。據悉,除了英國和瑞典明確表達會投出反對票外,其他國家均不表態。
值得注意的是,投票時間原定于5月15日,后因為多數國家不投票而推遲。歐洲方面的一些專家分析,這些國家都在反復考量,既不想得罪中國,也不想得罪歐委會,所以預計最終一些國家會選擇棄權。
但按照歐盟的投票規則,即便是棄權將被視為贊同票處理。因此,要得到14個明確反對票難度不小。
更重要的是,根據歐盟法律,成員國的影響力只有在決定是否發起正式反制措施時才有作用,因此,即使多數成員國投反對票,歐盟委員會仍可啟動臨時反傾銷與反補貼措施。
這與目前歐盟還未、但即將啟動的對華為中興的雙反調查如出一轍。即使沒有企業和協會發起訴訟,歐盟還是一意孤行,欲跳過這一傳統環節,主動發起獨立調查。而這一旦成型,也將是歐盟首次發起的主動調查案。
委員會拿法律說事
在歐盟成員國投票的前夕,中國機電商會發表聲明稱,歐盟直接回絕了中方業界提出的談判方案,也未回應談判工作組提出的問題和解釋,“由于歐方完全沒有表現出通過磋商解決問題的誠意,導致首輪談判無果而終,宣告破裂。”
“價格承諾”,是目前機電商會采用的談判方案。機電商會試圖通過給中國出口到歐盟的光伏產品設置最低價格,來換得歐盟免除向中國企業征收反傾銷稅。
不過,對于中國機電商會的聲明內容,歐盟方面予以否認。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克蘭西于5月23日聲稱,這份聲明存在誤解,歐盟與中國之間“尚未就太陽能板反傾銷案進行正式磋商”。克蘭西稱,技術上的預備會談與正式協商毫無關系。他還稱,依據歐盟相關法律,只有初步調查結果見諸于歐盟公報之后才能進行正式協商。
日前,為了避免最壞情況的出現,中國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派出談判小組專程赴歐與各國進行最終磋商,并帶去了“數量限制”和“價格承諾”兩個方案,希望在最后關頭讓歐盟各國停止制裁“發令槍”的扳動。
歐洲光伏企業無奈入局
除了政府層面的溝通,中歐企業也在做最后的努力。5月23日,以英利綠色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陽光電力為首的中國光伏企業代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反對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征稅。在新聞發布會現場的互動平臺,數十家光伏企業的數千名員工分別在各自廠區擺成“NO”造型,并高舉左手示“TradeProtection”的抗議文字,表達反對貿易保護行為,要求自由貿易的企盼。
當天,中國光伏企業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指出,任何限制市場的行為在中國光伏企業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都將成為歐洲光伏應用發展的障礙,都將對歐盟實體經濟與就業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歐盟光伏產業鏈不僅僅是起訴方幾家上游企業,更應充分考慮產業鏈中小游企業的利益。貿易保護措施只會造成雙輸,加強合作才能實現互利共贏。
與此同時,5月24日,代表歐洲580多家光伏企業的行業協會——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在布魯塞爾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葬禮”,“悼念”因歐盟委員會可能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而即將失去的20多萬個歐洲就業崗位。
當天,一行抗議者扛著特制的白色木棺在布魯塞爾游行,分別路過了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大樓,最終在歐盟委員會總部大樓前停下,在寫著“悼念即將逝去的20萬個就業”等標語邊演奏哀樂。
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的信息顯示,目前其支持成員已增至530家,代表歐盟6萬個工作崗位和209億歐元的銷售額。所有這些企業都反對向中國產光伏產品征稅。
中歐貿易戰難以避免
中國光伏產品約有70%出口到歐洲市場,業內普遍預期結果難以樂觀,此次雙反裁決的政治因素要大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