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業內最新獲悉,商務部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機電商會”)組成的談判團隊已赴歐并于本周開始與歐委會就光伏爭端解決方案展開磋商。這也是光伏案反傾銷初裁后的中歐首輪正式談判。
“在8月6日前達成磋商解決方案,無疑是當務之急,但目前來看,談判形勢很復雜”,接近案件的資深人士指出,“歐方欲在價格和數量上雙重設限,并在提價幅度和基期等細節方面與中方有分歧,這些都要一項項談,一個個攻,接下來的談判必定是場硬仗,艱難曲折。”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案是中歐迄今為止最大的貿易摩擦案。兩周前,歐盟初裁決定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兩個月臨時反傾銷稅,如果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
本報記者了解到,就在初裁結果發布的第二天,機電產品商會緊急召集40余家光伏企業開會,評估11.8%的反傾銷稅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和影響,并研討下一步價格承諾談判的具體方案。此后又數次召集企業研討。可以說,在此次赴歐談判前,中方已經做了充分準備。
“因為是機電商會代表行業和歐委會談判,所以初裁結果公布后,商會多次召集大家開會,了解企業產品在歐洲銷售和價格的最新情況,探討最終的解決方案,預計接下來還會不斷有這種會議。”阿特斯政府關系及業務發展總監張謙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
在張謙看來,此輪談判將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最理想的結果,但談判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大家經過不斷的互相摸底和博弈,最后才能形成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一位熟悉光伏案的駐歐資深業內人士也表示,中歐雙方能否在接下來的50來天談成價格承諾,非常不確定,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上述人士表示,這一方面取決于歐方能否在其立場表達上表現出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然而,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歐方的要價依然不會太低,而且歐委會在初裁投票中顏面盡失,下不來臺,因此會利用談判這個機會,再次讓歐洲民眾看到歐委會的強硬。
另一方面,從中方來說,此次談判的特殊性也決定著談判將非常困難,主要是因為中國的130多家光伏企業的經營狀況、利潤水平各不相同,對“價格承諾”的承受水平差異也很大。然而,要跟歐方談判,中國這么多家企業就要以同一個聲音說話,這在操作層面具有難度。
據本報記者了解,歐方欲在價格和數量上同時設限,既要求中國企業提高價格,又同時限制出口數量。此外,提價幅度與基期也將是博弈的焦點。“歐方提價的幅度太高,希望提價幅度至少不低于47.6%的反傾銷稅率。而且,雙反在基期方面也存在著很大分歧,即是以調查期價格為基準還是以當期市場價格為基準,一個事實是,目前光伏產品的市場價格已經比調查期之時下降了40%。”資深人士指出。
然而,談判也并非一定沒有成功的可能。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歐盟光伏產品市場是短缺的,如果價格談判破裂,那么中國的光伏產品將徹底退出歐盟市場,而其他國家產品難以替代。另一方面,我國對歐盟的葡萄酒發起調查,也會起到一定震懾作用。說到底,談崩了,歐方也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6月13日,歐盟將中國高性能不銹鋼無縫鋼管反傾銷措施訴至WTO,中歐摩擦爭端進一步升級擴大。上周五,瑞典、丹麥和荷蘭等北歐國家敦促歐委會化解與中國日益升溫的爭端,稱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與中國的爭端,否則有可能陷入抑制出口的負面循環,出現以牙還牙的貿易戰。
在商務部率團赴歐談判的同時,中國光伏企業的抗辯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中。按照相關程序,在歐委會公布初裁意見后一個月內,中國光伏企業可以就此進行評議。歐委會將根據企業提交的評論意見,再次評判初裁意見是否合理。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申請歐委會召開聽證會。
“目前我們正在準備做積極的抗辯工作,提出反對意見和理由。以前具體的初裁意見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只能是就一些大的方面進行抗辯,現在可以根據披露的信息給出具體的反對意見和理由,更有針對性。”光伏企業律師代表、英利綠色能源法務總監樊振華告訴記者,接下來反補貼的相關調查意見也會陸續公布,“針對反補貼的還要繼續打。”
而這無疑是一場關乎中國光伏業生死的角力戰。“目前來看,因為最近出貨量相對比較小,征稅的影響不是特別大,但如果是長期措施的話,影響就比較大了。在利潤水平并沒有提高的情況下,還要給歐洲當地的海關或政府再交一筆錢,這樣價格相比之前肯定會提升,會對銷量有極大的影響。”樊振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