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與國家各項基礎建設緊密關聯,因此關注國家經濟政策的走向對于這個行業來說至關重要。近來,“李克強經濟學”這個新名詞引起了熱烈反響。這個新名詞的提出者——巴克萊在報告中稱“李克強經濟學”有三個重要“支柱”:不出臺刺激措施、去杠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除非經濟和市場面臨迫在眉睫的崩潰風險,中國決策者不會采取激進的財政和貨幣擴張政策。而中國工程機械從中又能解讀出什么呢?
2008年的刺激經濟計劃養肥了一些產業,這當中就包括我們工程機械行業,而“李克強經濟”的第一支柱,便是不出臺刺激措施,這也就是說,四萬億大餐我們也許再也吃不到了。無論眼下的行業狀態是蕭條或是平穩,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要自謀生路了。
不久前的銀行“缺錢恐慌”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當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達到最高30%,全國不少地區幾家大銀行的ATM提款機甚至不約而同地出現“系統故障”的時候,一向被稱為各大銀行“央媽”的央行,面對伸手要錢的一幫熊孩子,不但沒有滿足要求降息降準大量逆回購,反而任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陷入窘境,狠狠地給了幾個孩子一巴掌。
幾乎同時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巨頭——徐工叫停了分期付款銷售模式,即使許多人稱之為自殺,但不得不承認,徐工是明智的,在銀根趨緊的形勢下,如果不及時收手,那么銷售形勢再好,也是飲鴆止渴,最后必然危及企業的根本。習總都說了不以GDP論英雄么?一味追求高幅度的增長,又有什么意義呢?
李克強經濟旋律已然響起,工程機械企業應當審慎思考,如何調整自身的舞步,才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