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再發新規 光伏產業門檻提高
12日工信部發布光伏行業管理的暫行辦法——《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下稱《規范》),其中規定,不符合此規范的企業及項目,其產品不得享受出口退稅、國內應用扶持等政策支持。
國家有關部門促進光伏產業轉型升級的管理文件接二連三地出臺,行業兼并整合風潮勢在必行,符合條件的光伏上市公司將因此獲益。
新規:提高多晶硅單期產能和組件產能門檻
12日工信部發布光伏行業管理的暫行辦法。工信部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光伏制造行業管理,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公告的《規范》的有效實施,促進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規范》中對于新上電池片和組件產能的技術要求很高。《規范》中針對存量產能也有具體要求,包括整體規模、產品性能和能量消耗等。產品性能和能量消耗方面的技術要求對行業現狀而言并不算高,但針對產能和往年產量規模建立了一定的行業準入門檻。
《規范》中還要求多晶硅單期產能和組件產能分別達到3000噸/年和200MWp,去年實際產量達到產能標準的50%,單純根據產能規模估算相當于分別設置了3.45億元和7.80億元的收入門檻。
三大挑戰
產品同質化
組件環節受影響大
據了解,多晶硅行業集中度較高、成本差異較大,小規模的晶硅企業往往技術落后而成本處于劣勢。在當前18美元/千克的市場價格水平下,小規模晶硅產能已經被封存,因而對于現有晶硅供給格局而言,《規范》影響不大。但是組件環節行業集中度較低、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規模門檻能夠淘汰一定規模的小組件企業。此外,《意見》中關于控制新上產能方面的政策內容已經在《規范》中有了很好的體現,“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也在《規范》中得到進一步明確。
中山大學光伏專業教授沈輝對記者表示:“整體看,《規范》對新增產能技術要求較高,對于存量產能設立的規模門檻將會推進行業整合,組件環節受影響更大,長期來看,行業將因此更有競爭力。”
價格跌幅
超過銷量增幅
此外,光伏產業還面臨著許多其他挑戰。其中行業的市場前景很好,每年規模的遞增也很大,許多公司的出貨量大幅增加,但價格的跌幅有時完全抵消了容量的增幅,造成了企業銷量增加營業額卻大幅下降的現象。此外,由于進料價格高出成品銷售價格,出現虧損。2012年,不少企業一年的虧損額就超過了凈資產。比如一些企業發現多晶硅很賺錢,結果剛把設備訂好,多晶硅價格就下跌了90%;感覺切片利潤很穩定,可是折騰了一年半載,把設備買到后,切片的市場加工價格從每片9元降到了2元;電池片的加工費更是從每片12元降到了3元以下。不少光伏企業感嘆,到底哪個環節才能夠掙錢?
補貼價格
隨市場跌價
此外,想要拿到裝機補貼也不容易。一家光伏企業向記者透露:國家政策很支持光伏行業,但實際上各地執行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比如,某項補貼費了三年的勁終于申請到了,補貼價格已經從最開始的每瓦20元,降到了每瓦3元,然后剛裝好電站,突然就說取消了。此外電價補貼:從2011年的每度1.15元,到2012年的每度1元,2013年又說在0.75~1元之間。
此外,與其他行業類似,光伏企業給了貨也常常拿不到錢。“現在國內光伏電站訂單多了,往往也是要壓貨,賬期短則6個月,多的兩年也拿不到錢。”某光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