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電力系統首家民營資本進入農村電網的供電企業,遼寧凌海電力集團及其掌門人張占宇,20年前從“凌海模式”起步,歷經數次改制重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張占宇背靠電力資源,一手將凌海電力集團打造成總資產55億的商業帝國的同時,20年間,民資和國資身份漸漸模糊,爭議伴其左右。(10月 15日《新金融觀察報》)
模糊的視野下,什么也都會是“糊里糊涂”,什么也說不清,道不明。凌海電力集團就是一個迷局,也是模糊的“小社會”,在這里,一切都是謎,結果在20年間民資和國資身份漸漸模糊,模糊了國資,也模糊了百姓的用電。
“烏云遮擋了太陽”,天就是黑的,人也不知如何做?刹,正是凌海電力存在著諸多迷局,讓電力資源成為一頭霧水,讓電力服務在此打一折,電力到底為誰服務?電力資源難道是個別人隨便開關的流水,或者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嗎?
如今在遼寧省凌海市,似乎有電不能用,有電也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大有臨海產業園區的一些開發項目,由于停電,結果都用柴油機發電,這電不穩定,既影響了項目建設,也影響了社會正常秩序。對此,似乎電力部門看不到,政府也在打“馬虎眼”。
這就是壟斷,也就是專權,是私權公用,無論是在處理電力資源上,或者是國有資產的態度上,都因了壟斷,才有了模糊,更有了私心雜念。
凌海電力目前是個迷局,迷局背后是國資流失,是國有資產的被人侵吞,從而才會要怎么就怎么,可以停電,也可以漲價,如此迷局,也是亂局,更會是一盤亂棋。
凌海電力數次改制重組,從國有到民營,從一個電力公司,經過了多次的改頭換面,一次次,一股股國有資產被挪用,從一個農村農電所走到正規軍,最后又從正規軍,生出個無數個小企業,把這個大樹侵吞后,大樹的營養沒有了,可小樹卻繼續。這就是國有資產的流失過程,也是一些人的發家史。
對此,要沖破迷局,要打破壟斷,更應該從國有資產的流失開始,尋找根源,查找問題,挖掉根,才會找到病害,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把電力資金真正用在發展上,用在民生上,讓電力資源不在是迷局,而是一本明白賬,更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