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佳音”,一些上游多晶硅廠商顯得并不那么樂觀。在它們看來,中歐談判的“峰回路轉”意味著我國對歐多晶硅的“雙反”將不了了之。四川一家大型多晶硅企業此前一直處于停產技改狀態。該企業一位中層管理人士介紹,今年以來,他們一直寄望我國對來自歐、美、韓等地多晶硅的“雙反”能正式裁決,如此便可對進口多晶硅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從而收回被進口產品占領的國內多晶硅80%的市場份額,給國內多晶硅企業帶來復產希望。
7月18日,商務部出臺對美韓進口多晶硅的反傾銷初裁結果,但并未給國內多晶硅業界帶來多大欣喜。上述管理人士表示,從初裁決定對各進口廠商征收的臨時反傾銷保證金率來看,占進口多晶硅30%份額的韓國 OCI僅被征收2.4%的稅率,這種反傾銷的力度有限。一直以來,中國從歐盟進口多晶硅的量最多,但此次來自歐盟特別是德國的進口多晶硅廠商并未在反傾銷對象名單中,對我國多晶硅生產企業的利好程度可能有限。
“之前我們預期商務部8月會把歐盟多晶硅廠商也列入反傾銷名單,但中歐光伏談判”握手言和“后,對歐盟多晶硅廠商的反傾銷可能不會出現。”該人士表示,未來國內多晶硅行業的選擇一是繼續漫長的去產能化進程,二是在下游釋放出的有限需求市場中加劇競爭。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今年國內多晶硅市場的需求量預計在8萬噸左右,但國內企業目前的有效產能超過14萬噸。王海生分析,即便不考慮進口多晶硅所占的市場份額,國內市場多晶硅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將長期維持。中歐光伏貿易爭端塵埃落定后,與之關系緊密的我國多晶硅“雙反”可能利好出盡。在市場供需仍然失衡嚴重的局面下,國內多晶硅行業可能面臨新一輪的“價格戰”。
業內人士提醒,在產能過剩沒有根本改變的大背景下,國內的光伏產業還將在較長一定時期內處于加速洗牌和行業調整階段。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認為,現在國內需求已無法消化中國的光伏產能,未來10-20年內,產能需求不會有太大變化,但總體產能將縮減,最終保持相對平衡狀態。未來的市場格局會是,上游多晶硅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形成5-6個多晶硅集團,中小企業淘汰;中游形成4-5個電池組件集團;而下游將有數量相對多的光伏電站建設、設計和運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