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近日正式發布。《規劃》強調,要完善推動城鎮化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專家指出,隨著未來規劃相關配套政策的出臺與落實,相關產業的發展景氣度將獲得積極的提振,特別是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產業將進入長期的擴容階段, 這將給環保產業長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將生態環保納入發展考慮的首位
《規劃》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要堅持生態文明、綠色低碳原則。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進程,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合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擴大城市生態空間,增加森林、湖泊、濕地面積,將農村廢棄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礦用地轉化為生態用地,在城鎮化地區合理建設綠色生態廊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為確保城市發展模式科學合理,此次規劃突出城鎮化要體現生態文明、綠色低碳、節約集約等要求,提出要讓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成為城市經濟生活的主流,中國將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鎮化的進程,不走發達國家城鎮化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路,將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之路探索出有益經驗。
潘家華指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城鎮化進程中,人口城鎮化的速率明顯滯后于土地城鎮化和工業化。這就意味著,我國新一輪城鎮化將會進一步消化已經轉換用途的土地來實現有限的數量擴張,加大力度提升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品質。要建立生態文明的新型城鎮、低碳城市,首先城市體系的建立規劃,合理的空間格局和數量結構對低碳宜居至關重要。另外各地在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時要避免“偽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應該是良好的環境質量和生態、便捷舒適的交通系統、適合居住的綠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張孝德教授認為,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之前,首先要將生態平衡與環境保護納入發展考慮的第一位。“目前威脅工業文明可持續發展最大的危機是能源和環境危機,建立在不可再生資源基礎上的工業經濟已經成為當代人類無法承受的巨大代價。在與環境和資源相匹配的規劃基礎上談城鎮建設,考慮問題的順序不能錯。”
為環保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表示,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出臺將給環保產業發展帶來利好。環境質量問題愈來愈進入人們的視野,從前不久網絡上流傳日本某公司給在中國的員工發放環境補貼,到國內“陰霾”天氣的陰魂不散,再到各種與環境破壞有關的“毒大米、毒蔬菜”等等,無不沖擊人們的神經。我國經濟已經走過了“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時代,這種發展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改善環境,加強環保投入,提高居住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將成為經濟發展新要素。
東海期貨研報分析認為,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節能環保的壓力會隨著城市化率的提升而進一步增強。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有1300萬人進入城市,這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也對節能環保提出更高要求。隨著未來規劃的相關配套政策的出臺與落實,相關產業的發展景氣度將獲得積極的提振,房地產、環保產業將最為受益。
中銀國際證券研報認為,城鎮化的深入以及隨之帶來的城鎮人口的激增,必將推動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產業進入長期的擴容階段, 這將給環保產業長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毋庸置疑,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節能環保產業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去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
那么,如何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堅持“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發展路徑,多管齊下,加快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認為,首先,要加強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建設。要注重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引導,把節能環保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產業發展方向、目標定位、空間布局、重點任務與配套措施,引導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需要政府積極引導、布局規劃。
其次,要選準發展突破口,再造節能環保產業新優勢。要嚴格按照《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要求,在積極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加快淘汰各地落后產能的同時,選擇光伏產業、新光源、新型建材、資源綜合利用、環保裝備、環保產品、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服務業等領域加以重點培育,通過產業結構轉型,再造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新優勢。
再次,在政策措施方面,應從法規體系建設、環境經濟政策多方面給予保障。節能環保產業跟很多新興產業一樣,很多業務都處在事業發展的初期,必須依靠政府出臺政策給予持續扶持。各級政府要盡快制定和完善支持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財政、稅收、用地、技術、金融等扶持政策,要進一步加大制度創新的力度,通過管理體制、機制的不斷改進,形成更加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