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數據簡直令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可以查閱任何一家中國大型太陽能公司的股票表現,一探究竟。
據財富中文網8月9日報道,過去一年中,江西賽維(LDK Solar)的股價下跌了80%,尚德電力(Suntech Power Holdings)的股價下跌了87%。包括天合光能(Trina)和英利(Yingli)在內的其他中國知名太陽能企業的股價表現也幾乎同樣慘不忍睹。
但這并非故事的全部。讓我們回到大約4年前,看看這些股票在那時的交易價格。2008年初,尚德電力的股價一度突破80美元大關。每股80美元!上周早些時候,尚德電力在一次電話會議上宣稱被騙取了約5.54億歐元,進而有可能危及其未來的償債能力,之后,尚德電力的股價下挫至1美元以下。江西賽維的股價曾經高達每股60美元以上,但現在已淪落至1.39美元。中國在這個所謂“未來之產業”的其他龍頭企業的境遇也大致如此。
這些市值史詩般的崩潰頗具歷史意味,而僅僅4年前還盛行于世的一個假設讓這一幕顯得更加讓人難以置信。當時許多人認為,“清潔”能源的時代業已來臨。奧巴馬總統堅決主張美國動用政府資金創造所謂的“綠色工作”——進而導致加州太陽能電力公司(Solyndra)和其他浪費投資的出現,他的堅持基于這樣一個前提:要是美國不這么做,這一未來產業將成為中國人的天下。現在看來,這不啻為莫大的諷刺!在環保游說組織的慫恿下,容易受人擺布的政治媒體完全相信了這種推理。
4年后的今天,中國太陽能產業已經成為一臺不折不扣的資本摧毀機器,一些最知名的公司正在急迫地尋找救生索。7月12日,江西新余市(位于上海西南部415英里處,江西賽維公司總部所在地)政府表示,政府擬動用財政資金償還賽維公司拖欠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Huarong International Trust Co。)的1.18億美元貸款。今年5月份,江西賽維在提交給美國證監會(SEC)的一份文件中寫道,如果無法改善其融資渠道,該公司或許無力“持續經營下去”。
去年占據全球太陽能模塊和面板10%市場份額的尚德電力公司也有自身的麻煩。上周早些時候,尚德電力聲稱,該公司或許已經被GSF Capital公司欺騙了5.56億歐元,后者是尚德電力在一家名為環球太陽能基金公司(Global Solar Fund S。C。A,下文簡稱GSF公司)的意大利太陽能企業的普通合伙人,尚德電力持有這家企業80%的股權。2008年的信貸危機爆發之后,傳統的融資渠道日漸枯竭,環球太陽能基金公司轉向國家開發銀行(the China Development Bank,一家由中國國務院運營的國有銀行)求助。為了給環球太陽能基金公司提供一筆貸款,國家開發銀行需要一位中國的擔保人。2010年5月,尚德電力同意拿出5.54億歐元作為貸款擔保金。為了保護自己,尚德電力要求環球太陽能基金公司為這筆擔保金提供抵押品,該公司的確這樣做了,抵押品為價值5.6億歐元的德國債券。尚德電力首席財務官大衛??金上周表示,環球太陽能基金公司聲稱已經把這些債券存放在了一家“享有盛譽的托管銀行”之中。
快進到現在:飽受巨額債務之苦,明年將要償還巨額到期債務的尚德電力一直在尋求將手中的環球太陽能基金公司股權“貨幣化”的機會,也就是說,它希望兌現這筆股權,用來償還將于明年到期的部分債務。但尚德電力發現,本該由環球太陽能基金公司提供的抵押品(即德國債券)并不存在。上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尚德電力的股價大幅跳水至1美元以下,對于這家據說要繼承這個星球的公司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屈辱的時刻。一度高達140億美元的市值現在已經縮水至區區1.88億美元。尚德電力現在正在起訴環球太陽能基金公司。
并非所有中國太陽能公司的境遇都像尚德電力那般可怕,但它們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然而,太陽能產業遭受重創并不僅限于中國公司——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位于亞利桑那州坦佩市)的股價去年暴跌了87%。長期以來,令外國競爭者非常恐懼的是,中國太陽能企業將甩開它們,一騎絕塵:在一個世人都認為最終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內市場上,這些中國公司不僅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持,還可以把不差于其他任何公司的技術與低至極限的成本結合在一起。
那么,這些舉世無雙的公司為什么會淪為資本摧毀機器?它們未來的命運又將如何演變呢?正如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高級分析師邁克爾??帕克今年年初所言,太陽能產業是“一個從西歐和北美的政府中提取250億美元補貼的機制。”也就是說,鑒于與煤、水電和天然氣相比,太陽能一直缺乏競爭力,這項產業的生存嚴重依賴于政府以環境保護之名給予的補貼。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大衰退,引爆了太陽能產業賴以生存的那個世界。首先,正如我們在尚德電力的案例中所看到的那樣,這個資本密集型產業幾乎不可能獲得巨額資本。更糟糕的是,這意味著由于財政預算的壓力增加,德國和西班牙這樣的國家已經不得不削減補貼。后來,美國方面針對某些中國造太陽能產品設置了關稅,歐洲也提出了自己的反傾銷申訴,進一步增加了中國太陽能產業的下行壓力。
就短期而言,所有這些肯定會帶來傷害,但并不一定構成致命一擊。原因是,過去幾年以來,在減少太陽能的安裝成本方面,中國公司及其海外同行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這一產業的“圣杯”在于,達到所謂的“市電同價(grid parity)”,即在不接受補貼的情況下,太陽能能夠直接抗衡煤、天然氣或水力發電廠。根據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的估算,市電同價將把太陽能從一個涉及250億美元的尋租產業轉化為一個向全球發電市場(價值高達5萬億美元)發起有力挑戰的競爭者。盡管財務狀況日益惡化,但尚德電力這樣的公司正在越來越接近這個神奇的節點。
太陽能產業的問題是,幾乎所有其他的主要競爭對手也在接近這個節點。正如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今年初的長篇研究報告所言,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好”產業是那些出現明顯的贏家,輸家出局,進而使贏家獲得更大利潤和更高資本回報率的產業。迄今為止,太陽能還不是一個“好”產業。在這個產業中,大量競爭對手不斷投入資本,壓低成本,但賺不了多少錢(如果真能賺到的話),亦無法驅使許多競爭者離開這個行業。
在這方面,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們提出了一個令人(當然是對太陽能投資者而言)心跳停止的觀點——太陽能正在轉變為一個類似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的產業。數十年以來,動態隨機存儲器一直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日本競爭者和后來加入的由三星公司(Samsung)領銜的韓國公司展開了一場低利潤拉鋸戰,三星最終成為明確的行業領導者。
正如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詳盡指出的那樣,這樣的比較令人信服,這種情形很有可能成為中國太陽能企業的夢魘,更不用說為它們提供支持的中國政府了。原因是,把太陽能確認為未來五大核心業務之一的公司不是別人,正是三星公司。三星龐大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足以讓中國當前任何一家競爭對手望塵莫及。這意味著,三星公司可以復制其在內存芯片產業的做法:甚至在市場持續低迷期間,投下巨資促使技術升級,壓低成本,以便在未來某一天將競爭對手橫掃出局。在這樣一個許多人推測將由中國企業主宰的產業中,目前還看不出哪家公司有能力與三星展開長期的較量。
這意味著中國需要發生一兩件事情:要么政府允許(甚或促進)太陽能產業的整合——盡管太陽能產業的市值出現如此驚人的下跌,但這一幕還沒有出現。要么政府施加壁壘,阻止三星和其他意欲進入這一領域的外國大公司——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認為通用電氣公司(GE)可能有此想法——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
但就長期而言,即使這樣做可能也無法奏效。永遠要銘記的是,“市電同價”這一太陽能產業的終極夢想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目標。天然氣價格在北美發現巨額儲藏之后出現驚人下降就體現出了這一點。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邁克爾??帕克準確地指出,中國的天然氣價格現在依然比美國高5倍。重點在于,雖然在美國,太陽能還遠遠不具備成本競爭力,但在中國,太陽能依然能夠獲得這一優勢。果真如此的話,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就將成為中國太陽能公司的救世主。
或許吧。但需要銘記的是,就“潛在”的天然氣儲量而言,在這個星球上,只有一個國家超過美國,那就是中國。雖然中國的地質條件比北美更加困難,此外還有其他約束條件(水資源缺乏是最大的問題——水是水力壓裂開采過程的關鍵所在),但接受本文作者采訪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高管相信,這些突出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這意味著,在大約10年之后,中國的天然氣價格或許要比現在低得多。
因此,中國太陽能企業股價的集體跳水或許既顯示了過去4年來發生的事情,也同樣預示著它們的未來走向。太陽能或許是中國的未來產業——一個永遠都屬于未來的產業。